上海滩 章55 灰头土脸 (第2/3页)
人禀报道:“王公公,海寇猛烈炮击四门欲有上岸洗劫之势,巡检大人请王公公示下!”
王承恩翻了个白眼,还‘示’个屁呀,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人家都打上门了,反打回去就是了。
上海县城百户卫所已经在王承恩的要求下,战斗人员增加到了一千,可是这一千人有七百可是没训练过几天的新兵蛋子,剩下那三百的战斗力王承恩也知道好不到哪儿去。
王承恩和卫大同匆忙跟着传令兵来到城南门,这里几乎成了火炮覆盖之地,城楼成了主要炮击目标,城楼早已经被轰得面目全非。王承恩一边在心中呼爹喊娘,一边颤抖着四肢上到城墙掩体。
“卑职见过王公公!”
好歹陆巡检也经历过几次海盗洗劫了,这个时候镇定程度比王承恩这个初次面对战争的小白要强得多。
“轰――”一发炮弹又落在城楼,轰得尘土乱石飞扬。
王承恩赶忙蹲进掩体朝陆巡检颤声道:“无……无须多礼。”
“大人,快看城下!”一个兵卒急叫道。
陆巡检朝城下一看,借着扔在城下的火把的昏暗光线发现人影重重,朝城门急冲过来。
“海寇犯城,炮击――!”陆巡检一声叫喝,看来也不是个畏首畏尾的人!
“轰――”
上海县仅有的两门防城炮早已经填装好火药炮弹,听到陆巡检的叫喝朝城下轰去。
“火炮上药,鸟铳手给我射――”陆巡检抽出战刀高喝道。
瞬间上百条鸟铳升出城墙掩体。其实明朝的鸟铳也是当时火绳枪的一种,可是火绳枪射击操作过程颇为麻烦,据史料记载,训练有素的射手每三分钟可发射二发子弹,要是没怎么经过训练的射手,三分钟能不能开一枪还是问题。
火绳枪的发明可以追述到欧洲,当时的中国明朝,在一些有识之士的推动下,军队大规模使用火器,学习西方较为先进的技术。而且引入了“红夷大炮”,将中国的火器发展推到了顶峰。到了清朝,由于清政府游牧民族“弓马打天下”的概念,导致火器技术渐渐落后于西方。
据戚继光《练兵实纪》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