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京城风云 章31 一举数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京城风云 章31 一举数得 (第2/3页)



    王承恩对那个失踪了的刘太监总是心存阴影,这刘太监,武功太厉害了!因此,王承恩凭借着身份直接将卫大同调回了自己府邸,一方面保护容容,一方面也应付一下府邸里的事务,怎么说容容也是一个假死跟情夫私奔的贵妃,太抛头露面总是不妥!

    王承恩处理好卫大同的事情,丁离亲自监管的‘廉正公署’就已经查到了周延儒的家底和大部分受贿记录。王承恩拿着丁离列好的周延儒家底和受贿记录清单,嘿嘿冷笑的同时,也惊叹原东厂特务机构打探消息的速度。

    王承恩拿着周延儒的受贿清单连夜就到了钱谦益的府邸,两人寒蝉过后,王承恩说明来意,将周延儒的受贿的事情具实相告,并对钱谦益道:“钱大人,这可是个机会!”

    钱谦益那能不明白这个道理,朗声道:“下官马上便通知所有东林大臣一起弹劾这周延儒和温体仁为首的齐楚浙党,王公公且放心,这次就算皇上不杀周延儒,他也绝对别想再为官了!”

    “鄙人还有两件事情需要钱大人支持,其一,那晚倪大人整理的‘工商皆本’需要钱大人和东林大臣们的全力支持!”

    “这个自然,本是兴国安邦之良策,下官和东林大臣义不容辞!”

    “其二,站在皇上的立场上同意官办对外贸易机构,在泉州、明州(宁波)原有的对外通商口岸上再增加一个上海设为对外贸易口岸,推举鄙人为三地官办贸易机构的负责人。”

    “什么!这――这开办对外贸易机构自然可以,可是增设口岸,大臣们可能比较难说服!”钱谦益的担心不是没有根据的,从倭寇海盗猖獗到现在的长毛老外无不对大明的海疆屡屡侵犯,‘海禁’就是因此才施行的政策,何况跟蛮夷做买卖,钱谦益总有那么点不屑,堂堂天朝岂能与蛮夷之邦互通有无!

    事实上自宋代以来,中国人的海上贸易就走在世界前列,步伐之大令人瞩目。它为社会带来丰厚的商业利润,令航海技术长期领先世界,催生了大批商业城市和市民文化。这也正是后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路径的源头。

    但是到了明代,经济政策反而转趋保守。明太祖朱元璋希望恢复简朴的农业社会,实施“海禁”,将本应继续发扬光大的海上贸易大加钳制。后世朝廷也利用种种理由,时张时弛地维持海禁。

    海禁阻塞了正常贸易,于是东南沿海走私横行,连带倭寇难平。汪直不过是把它做大做强了的典型而已。正所谓“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商转为寇”。明代建国两百后,政府面对冷酷的现实终于稍稍改变海禁政策――隆庆开关有限制地准许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可以说这也是拜汪直等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