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章 外行的讲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2章 外行的讲话 (第3/3页)

艰苦奋斗的。那么东江就必须摒弃现有的设计线路。回归到最初的设计线路上去赵市长和陈局长今天在考察中应该发现了。如果江段回归到最初的设计线路上。不但线路缩短五公里多。而且会少开挖一条穿山隧道和少修建三座跨河大桥。结余经费两个多亿如果是样。东江县全体干部群众勒裤腰带。还是能够有信心把海东新线东江段建成通车的!”

    周锡成开了个头。江县交通局有不少干部都跟着附和起来。不管他们内心是否真的赞同周县长的意见这个时候周县长讲出的话明显是经过马书记同意的。这县里党政一把手都发了话。我们这些人再不跟着附和。是不是想马书记和周县长给我们穿小鞋?

    东江县交通局局长李振节却没有即发言。他拿笔在笔记本上勤奋的记录着。好像是在总结大家的发言精髓。

    东江段项目指挥部务副总指挥王文封却开口唱起了反调:“周县长的意见还有东江县交通局同志们的意见都很好。但是我觉的是不是需要再慎重考虑一下呢?海东新线虽然是一条二级公路。但是很多路段的设计标准其实达到了一级公路的标准。这条路的设计路线是由省城市建设勘察设计院勘察设计。经过市委常委会。上报省交通厅。在省交通厅厅长办公会上研究通过。最后上报到分管副省长。在省长办公会上研究决定下来的。可以说目前这条线路从项目建议书到程可行性报告都经过省内外权威专家证过的。再经过这层层报批把关。最后才决定下来的。这时候我们如果要提出修设计方案。那些专家会怎么想?上级部门会怎么想?主管领导又会怎么看?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意见。总之……我认为还是要慎重对待这个问题。”

    会场上陷入了沉默

    王文封提的问题有,大。谁也不好回答。

    赵长风淡淡的看了王文封一眼。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喉咙。这才说道:“刚才志们都踊跃进行了发言。很好。讨论会嘛。就需要这样的气氛。知不言。言无不尽。有什么观点看法都可以拿出来交锋。理越辩越明嘛。”

    一边说着。他的目一边淡淡的扫过会场。把会场上每个人的反应都看在眼里。

    “在座很多都是交通系统的专家。我呢。虽然是分管交通系统。但是毋庸讳言。比起在座诸位专家。我在交通建设方面是个外行。”赵长风目光扫了一圈。收了来。“所以对于海东新线东段的建设。我这个外行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发言权的。所以就不谈什么看法了。现在。我在这里就只能务一下。谈一下工作方法的问题。共和国老前辈曾经说过一句话。在工作一定要“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怎么看这句话?我个人理解。很简单。就是要求我们在工作中不能只看领导怎么说。书本上专家怎么说。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因的制宜。因时制宜。实事求是的去做工作。因为领导也是人。专家也是人。是人就会犯错误。所以他们的意见和看法不一定就是正确的。我们工作最终落脚点还应该落在工作的具体情况上。”

    说到这里。赵长风目光又扫视了一圈。微笑着做了结束语:“这是我在实际工作中的一点感悟。讲出来大家共勉。今天的研讨会就先到这里吧。关于海东新线东江段的问题。海州市交通和东江县要成立一个联合小组。再研究一下。拿出一个方案报上来。总之。我们一定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够让这条海州市的盲肠再阻梗我们海州市的经济发展了!”

    会场上一片热烈的掌声。王文封和李振节也跟着鼓掌。仿佛使出了全身力气。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