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前的本书前传【柒】 (第3/3页)
这两个结局都是他不愿见到的。他希望徐妙锦可以给他一个台阶下,但偏偏她又是一个只求速死的刚毅冷冽的女子。
(二十一)解围
这时,忽然有小太监飞奔来报:“启禀万岁,简尚书之幼女简怀箴在殿外求见。”朱棣闻言恼道:“你这奴才,没见联正处理事情么?既知是幼女,还来报什么?可是不想活了么?”那小太监吓得跪倒在地,颤颤兢兢道:“小人不敢。只是只是这简小姐说要状告一个人,就是就是徐三小姐。小人这才不敢不报。”闻言,不止朱棣和徐妙锦很吃惊,群臣也惊奇不已,简世鸿的心中更是“咯噔”了一下。朱棣记起那日王贵妃说简家小女颇有她姨母之风的话,便点头道:”宣—“那小太监便连滚带爬的去了。
简怀箴被带上文华殿,恭恭谨谨向朱棣行礼。朱棣见她年纪尚小,身量未足,却长发如黑缎,清眸似秋水,温文贞静,果然隐约有练碧儿的风华。一时间很是喜欢。便温言道:”女娃娃,你为何要私闯朝堂,状告徐三小姐?她与你有何冤仇?”
此时见到自己的生身父亲,简怀箴的心里也充满了激动,心情很是复杂。她定了下心神,缓缓说道:“启禀万岁,几日前,徐妙锦徐姑姑曾带我去静云寺祈福。当时徐姑姑在大慈大悲观世音娘娘面前许下重誓,为佑我大明国运民昌,庇我皇万寿无疆,悼我仁孝先皇后在天之德,愿在菩萨面前修行带发修行十年。我当时甚为感动,就对徐姑姑说道:‘姑姑,你若是不肯修行,就让我代你罢!’徐姑姑说道:‘头顶三尺有神明,向菩萨说过的话怎么能翻悔’?谁知姑姑对菩萨许下誓言才不过几日,便跑来做皇后,不理菩萨了。臣女心中很为菩萨不平,因此特来向圣上告御状,望皇上狠狠处罚徐姑姑。”
听罢简怀箴这席话,简世鸿高悬的心才稍稍放置下来。文武群臣也不禁称叹:‘好个黠慧的女孩子。一番话说得冠冕堂皇,避重就轻,既避开了徐达夫妇与太祖皇帝的纠葛,又把徐妙锦不肯就皇后位说成是为了大明王朝。而且又把菩萨也搬了出来,这样既给了朱棣台阶下,又免去了徐妙锦甚至徐家的杀身之祸。
朱棣也大为赞叹,千谢万谢简怀箴为他解围,当然不会追究她所说的是真是假。当下便清清嗓子,威严道“诸位卿家齐议立后,联原矜闵武宁王一门忠贤,欲立徐妙锦为后,统帅后宫,为联分忧。但徐妙锦一番至诚,忠心可昭日月。联当然不能勉强,亵渎神灵。联特赐徐妙锦法号为‘妙修真人’,奉旨带发修行十年。”又转头问徐妙锦道:“真人欲在何处庵堂修行?”
徐妙锦甚少与人交往,自是不识简怀箴,见她小小年纪,出言庇护,也自觉自己言语太过冲动鲁莽。听得朱棣这么问,忙行礼谢恩道:“徐妙锦谢圣上恩赐。臣女愿去华山圣女庵追随修逸大师修行。”她心中甚怕若是离得应天近了,朱棣翻悔再召她入宫。朱棣如何不知她心思,却也无计可施,只得答应。
却说简怀箴如何能来这文华殿替徐妙锦解围呢?原来徐妙锦拒婚并一心求死之事,早有太监禀告了王贵妃。此时简怀箴正在王贵妃处玩耍,见到王贵妃有心要救徐妙锦却没有法子,并自告奋勇去见皇上,救下徐妙锦,并为朱棣找了台阶下。
在简怀箴退出朝堂时,她忍不住抬起头再一次深深地看了朱棣一眼—他是那样祥和,那样威严,那样高高在上的一个父亲。蒲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