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五章登闻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十五章登闻鼓 (第2/3页)

打击。导致只求速度而不求知识积累,一些士子甚至相互吹捧,哄抬草率成篇者的身价,以制造知名度。已经有了应试资格的举子以此为荣,准备应试的学童也群起仿效,逐渐形成一种华而不实的文风。

    后来有大臣上书,痛斥此等不正之风,太宗决定不再以行文的迟速作为决定名次的标准。

    “今日圣上出的题是《民监赋》。”文昌举目光迅速扫过在场的考子,视线在蔡北和夏祥的身上短暂停留之后,轻轻咳嗽一声,“下面开始答题。”

    众考子虽对纱帘后面的皇上既敬畏又好奇,却也知道此时不是瞻仰天颜之时,若是笔下文章得到皇上赏识,以后不愁成为皇上身前红人,于是人人都苦思冥想奋笔疾书。约莫一个时辰后,就有一人交卷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交卷之人,方才文昌举明明说了,不可贪快求速,限定两个时辰交卷,此人为何如此大胆,明知故犯。

    夏祥正在用心作文,抬头一看交卷之人,不由为之一惊,圆脸浓眉大眼,不是别人,正是滕正元。

    滕正元朝夏祥微一点头,目光坚定之中又有了一丝义无反顾的决绝,不由夏祥心中一凛。想起见王的嘱托,不由眯起眼睛认真想了一想,继续默写他在贡院考试时所写的《刑赏忠厚之至论》。因早已烂熟于胸,是以一挥而就。

    写完之后,才又开始切入今天殿试的题目。《民监赋》的题目并不偏僻晦涩,难度中下。不过若是难度中下的出题,越不容易写出新意。夏祥提笔深思片刻,终于落笔破题了:“运启元圣,天临兆民……”

    正好高亥路过夏祥身边,眼睛一瞥,正好落在夏祥的破题之上,顿时眼睛一亮,连连点头,心想夏祥果然是个人才,只第一句破题就颇有吉祥之意。

    高亥又走了几步,悄无声息地来到了张厚的身后,见张厚的破题之句是“天监不远,民心可知”,不由眼皮跳了跳,微不可察地摇了摇头。

    讲武殿不是朝会大殿,又因是主持考试,文昌举、陈封、章则日以及多增加的几名阅卷官,坐在文案之后阅卷。滕正元的试卷递交上来之后,文昌举看也未看试卷一眼,眼神中闪过一丝凛然,随即拿起红笔在滕正元的试卷之上一划,当作废卷抛到了一旁。

    众考子一看,心中大惊,脸露愕然惊恐之色,都忙埋头继续书写文章,不敢再抢先交卷了。

    文昌举既然杀鸡儆猴,就索性一杀到底,低声对陈封、章则是说道:“取消滕正元第二第三场考试资格。”

    殿试共分三场,此为第一场。若是允许参加第二第三场考试,滕正元或许还有机会翻身。取消了后两场的考试资格,相当于滕正元前功尽弃,之前参加的省试也一并作废,此次大比,便没有名次了,只能三年后再来。

    向来只要是通过省试参加殿试者,都会有名次,哪怕排名最后,也算是有出身了。众考子面面相觑,只不过第一名交卷,就被取消成绩,卷子看也未看就当成废卷丢弃,也太不讲理了。

    若是在平常在其他地方,众考子必定拍案而起,要争上一争。只是此时身在讲武殿,皇上在坐,谁也冒犯天威?万一一言不慎惹怒了圣上,别说功名被除,怕是连身家性命也难保了。是以众考子敢怒不敢言,只是继续埋头写文。

    又不多时,夏祥起身第二个交了试卷。

    文昌举眼皮抬也未抬,并不多看夏祥一眼,目光淡淡地落在了夏祥的试卷之上——和省试是糊名考试不同的是,殿试不再糊名——脸上的肌肉猛然抽搐几下,眼睛瞪得如铜铃一般大小,他双眼猛然上翻,目光如电般射向了夏祥。

    夏祥淡然而笑,微鞠一躬,转身走了。交卷之后要出殿休息,不得在殿中停留以免打扰其他考子。

    文昌举的目光在夏祥后背之上,如影随形,久久不肯收回,直到夏祥的身影消失在了殿外,他才如梦初醒一般收回目光,急急地将夏祥试卷从头到尾通读一遍,汗水流了下来。

    当年司马饰读到连车的文章时不觉汗出,是因为连车文章铿锵有力,一团锦绣,文昌举读夏祥文章汗如雨下,可不是因为夏祥文章众无有,水之汉江星之斗,而是夏祥殿试的试卷居然和省试时的试卷一模一样!

    文昌举大惊失色,他强压心中的骇然,又看了一遍夏祥的文章,他没有看错,确实是夏祥省试之时的文章,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