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丹溪 (第2/3页)
”
“你这东西哪来的”
有了上次玉笛的经验,加上邹易那一脸期盼的神情,邹荣生也是谨慎起来,小声的问了一句。
“刚在外面转悠的时候买的”邹易随口答道。
“在外面买的?”
邹荣生张大嘴巴,脸色顿时黑了下来,开口问道:“多少钱收的?”
“两千块”
说完,邹易又是急切道:“先不说这个,舅你赶紧给我看看。”
“两千块,那还行,就当是交学费了”
邹荣生自我安慰了一句,这才心不在焉的将针盒托在掌心内查看起来。
也不怪他会如此,要说他可是这潘家园里的老人了,对于潘家园那些摊位上东西的价值一清二楚,十成十都是高仿的现代工艺品,所以就在邹易说是从摊位上买来的时候,心里自然就把这玩意儿看轻了。
“咦”
这还没多久,却见他点头道:“这盒子倒还真是个老物件,虽然不是名贵木料,不过这年份摆在这,两千块钱倒是稳赚不赔了。”
“这工艺,难道是元代的?”
邹荣生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将针盒翻转,拿起手边的放大镜,仔细查看起来,过了片刻,却见他抑制不住的兴奋道:“好东西啊,元代的瓷器见多了,可元代的木器可不多见。”
“元代的?”
邹易也是暗自嘀咕起来,那这跨度就真的有些大了,距今也有七八百年的历史了。
“咦”
正当他暗自揣摩元代有哪些中医大家时,邹荣生又是惊叫道:“好家伙,居然还留下了名讳。”
“叫什么”邹易紧接着追问道。
拿起放大镜,紧贴着盒底看了好一会儿,邹荣生方才开口道:“只有丹溪两个字。”
“丹溪,丹溪”
邹易默念了两遍,随即神色一震,颤声道:“难道是朱震亨,朱丹溪?”
“朱震亨是谁?朱丹溪又是谁?”
这接下来就该轮到邹荣生提问题了,话说这隔行如隔山还真是一点不假,针盒的年代他能看出来,可有关于中医方面的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