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7章 三山五湖(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37章 三山五湖(二) (第1/3页)

    三山五湖学宫,没人知道创始人是谁,只知道这学宫的历史悠久,差不多是和三皇一个年代的,甚至更早,历史上鲜有三山五湖学宫的记载那是因为学宫从不参与世俗间的权力斗争,一直保持着超然的姿态站在世俗之巅,默默的观察着人类的发展与进步。

    在三山五湖学宫中,三山分别代表的是三个学派,也可以说是三种类别,三种势力,蓬莱代表的是畜,也即妖修,那个年代是有妖修一说的,妖怪并不可怕,和人没有任何区别,同样可以有智慧,可以学习,可以修炼,可以成为大能;瀛洲则代表的是道者,也即现在所谓的修道之人,这一类人的心性比较淡薄,喜欢远离人世,亲近自然,追求的是长生;而方丈代表的则是佛家,普度众生、大慈大悲、因果循环,这一类人究其一生只为转世轮回。

    在三山五湖学宫中,住在哪座山所代表的就是这人所信奉的学派,像邹易说的瀛洲,那便是道者,信奉道家学派,像老子、庄子也都是住在瀛洲道家学派的门人。

    这里的五湖分别代表的是仁学、义学、礼学、智学和信学,因为这五种精神的延续,在三山五湖学宫中渐渐发展出了五个学堂,凡是拜入到三山五湖学宫的人都会被考察心性,然后分别归入五个学堂,所谓五湖之内皆兄弟便是由此得来。

    当然这中间也出现过分裂,秦始皇便是其中的一个例子,秦始皇在赵国为人质的时候机缘巧合下拜入了三山五湖学宫,住的正是瀛洲山,喝的是智湖的水,不过后来回到秦国,随着权力的剧增,渐渐违反了学宫规定,利用学宫的力量一统了六国,到这时三山五湖学宫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不得已将整个学宫由明转暗,逐渐消失在了世人眼中。

    秦始皇一统六国后,为了寻找三山五湖学宫,打探三仙山的消息获取那传说中的长生不死仙丹,一时间开始大肆批捕文人墨客,甚至于做出了焚书坑儒的骇人举动,这一切都是为了逼迫学宫现身,但有了前车之鉴,加上看穿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