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神盾局 (第2/3页)
语:“结论激进、过于超前、未获得大众验证……这意思是他们看不懂。”
科尔森接话:“通常这种评价,要么走在时代前,要么就是个疯子。”
“26岁完成住院医师培训,但因公开质疑某制药临床试验的伦理问题而遭排挤。”
梅轻哼一声:“敢在医院里说真话……当然会被记恨。”
科尔森继续补充:“之后他们想让他签大型医疗集团的长期合约,他拒绝了,理由是——‘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不可能打工的。’”
投影滑到下一页,出现诊所照片。
“于是,他自己注册了诊所。”
Rayne Clinic— Healing Beyond Medicine(雷恩诊所——医学之外的治愈).
梅抬眼看向屏幕:“听着像个理想主义者。”
科尔森扫过那句标语:“‘医学之外的治愈’……这种措辞,一般出现在养生会所、宗教组织,或者……更麻烦的地方。”
他的目光没有离开屏幕:“但这次,是一个正规的天才医生在用。”
“所以,一个不想给资本打工的天才医生,有些幼稚和理想化的想法?”梅问道,“这有什么值得我们调查的?”
科尔森:“你看下他的医疗记录。”
梅继续翻动着电子文件说道:“从9岁开始没有任何就医记录,保险很齐全,就是从来没有看过医生。”
“这代表什么?从来都不生病,也从来都不受伤?没有任何意外发生?”科尔森笑道。
一般来说,一个人只要与外界接触,就有可能会生病。生病不是说身体出现了问题,而是在处理外来的物质与刺激,是一种正常的适应过程。
“说不定他身体素质很好呢。或者社恐人士不爱去医院。”梅耸了耸肩。
有人运气好就是没办法,而有人就是不相信西医,宁愿死扛。
“当然了,结合他后来当了医生,说不定只是特别注重养生。”
“这个后面再说。”科尔森手势轻点,屏幕切换至财政局共享数据库。
一份整齐的数字报表浮现出来。
“从诊所开业至今,所有收入,包括现金,都完整报税。”科尔森念出关键信息。
“这不正常。”梅双手交叉,分析道:“一个私人诊所全额申报现金?在纽约?这叫可疑,不叫正派。”
科尔森:“是的,的确,正常人都会多少避一点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