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三十五章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 (第1/3页)
不提打算搏一把的县令,也不管头疼的师爷,随着颜旭下令,整个颜家庄都动了起来。
数百庄丁酒足饭饱,拎着刀枪棍棒,眼都有些泛红,他们衣食尽在此,遇事是真敢拼命,毕竟烂命一条,拼死拉倒,要是能活下来,颜家也不会让他们失望,毕竟口碑在这。
就连在逐浪山开荒种地的数百青壮闻信也拎着朴刀赶来,吃了一顿热乎饭,就主动帮忙巡视四周。
他们就是一帮泥腿子,不懂什么大道理,颜家给他们饭吃,给他们地种,谁敢碰颜家,他们就弄死谁。
什么杀人犯法,往河里一丢,山里一埋,一问不知道。
不过归根结底,让他们敢于拼命的原因是颜家收租归收租,可承诺的是真给。
凭借口碑与声望,短短时间里,颜家庄就聚集了上千敢打敢拼的青壮,这还没算上十里八乡的人,只要锣鼓一敲,还能再招一两千人。
这就是颜家这类扎根地方百余年世家的底蕴,除非当场杀了,否则一旦给他时间,打天下难点,打下县城还真不是事。
而且别看王家势力跟实力都比颜家强,可声望口碑方面远不如颜家,短时间内根本召集不了这么多人,也没那么多人愿意给王家卖命,因为王家是真翻脸不认人。
再看颜家,每年就那么点结余,你以为这钱都花哪去了?
所以真打起来,双方不能说势均力敌,只要颜旭不死,有的打了,甚至演变成一场小规模的战争,要不然县令跟师爷知道这件事后为什么这么紧张,甚至想拉上官下水,还不是因为扛不住这件事造成的后果。
可颜旭很清楚,真这么干,无异于造反,就连赵雷提议分发黄巾裹头做标识都被他否决,因为有标识跟没标识可是两回事,后者可以用群情激奋来解释,前者就是有组织有预谋了。
颜家可扛不住这顶大帽子,事实上就连做出与王家大规模火并的架势,也是给别人看的,就是为了让人心生忌惮。
一旦爆发千人以上的火并,颜家,王家,就连县令,都落不得好。
王家就算再怎么蛮横不讲理,只要不想沾上造反的罪名,就得先冷静一下,否则仇报了,整个王家都得搭进去。
而且王家并非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