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章 升任上校团长,进驻闸北辅助八十八师进攻司令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3章 升任上校团长,进驻闸北辅助八十八师进攻司令部! (第3/3页)

,下辖三个坦克连。

    第一款坦克连是购买的日不落维克斯MKE轻型坦克。

    维克斯坦克有1门47毫米火炮,1挺7.7毫米机枪,乘员3人,重量6吨,装甲最大厚度13毫米。

    维克斯MKE的外形很有特点,炮塔是一个有趣的圆筒形,像倒扣的水桶。

    之所以这么设计,主要是为了容纳47毫米短管火炮。在当年,这门火炮算是“巨炮”了。

    该炮发射穿甲弹,可以在500米内击穿25毫米钢板,可以对付同级别的各种坦克。

    47毫米火炮有50发炮弹,7.7毫米机枪则有4000发子弹,具有一定的持续作战能力。

    当时一共购买了二十辆维克斯坦克组成了装甲兵团坦克1连。

    第二,维克斯M1931水陆两用轻型坦克

    这是一种两栖坦克,民国时期叫做“浮游战车”。

    坦克最大的特点是可以浮渡,像船一样自行通过河流、湖泊。

    坦克性能平平,只有1挺机枪,成员2个人,重3吨,装甲厚度10毫米,组成了装甲兵团坦克2连.

    后来又从德意志购买了坦克一号。

    坦克重量为5.4吨,装备2挺7.92毫米MG13机枪,没有安装火炮。

    坦克装甲最大厚度为13毫米,仅能抵御子弹和炮弹破片,最大时速只有37公里,最大行程为145公里。

    国军共购买了14辆1号坦克和2辆1号坦克指挥坦克组成了坦克三连。

    这个时候支援上海配合八十七八十八师作战的就只有装甲兵团的第一连和第二连的四十辆坦克。

    谭毅麾下的两个装甲车中队装备的是两款车型。

    一款是“斯特亚特”M3A3轻型坦克,战斗全重12.5吨,装甲厚度为25-44毫米,配备37毫米火炮1 门,机枪2 挺,最大时速58公里,最大行程312 公里,乘员4 人。

    另外一款谢尔曼“谢尔曼”M4中型坦克主要设定:乘员:6人,高度:2.74米,重量:30吨,装甲:62毫米,主要武器:75毫米M3炮,次要武器:50白郎宁M2机枪2X7.62毫米白郎宁M1919机枪,发动机:柴油引擎6046375匹(280千瓦),平地时速:48公里/小时,马力/重量:12.5匹/吨,行动距离:240公里。

    哪怕就是前边的斯特亚特”M3A3轻型坦克也要比国军装备的所有坦克的性能都好了,更不要说后边的谢尔曼M4了。

    这款装甲坦克车可是41年之后才研发成功的,这个时候对付日本的小豆丁装甲车,那就是一炮一个小朋友。

    打他们跟玩一样!!!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