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 17 章:跨时空关联 (第1/3页)
市刑侦队办公室的晨光带着雨后的湿润,斜斜地落在长桌上,将摊开的案卷染得一半明一半暗。陆衍站在桌前,指尖捏着一张泛黄的旧报纸,报纸上 1943 年的短讯标题格外刺眼 ——《沪上收藏家王怀安全家猝亡,宅中现狐影传闻》。长桌两侧,小林、老周和技术组的人都围坐着,面前摆着各自整理的线索,气氛严肃得连呼吸都轻了几分。
“先从王怀安开始吧。” 陆衍将报纸推到桌子中央,声音沉稳,“根据补充的街坊口述和当年的警局卷宗残本,王家在 1943 年死亡前一个月,就有邻居反映‘夜间看到宅中有白影晃动,像只大狐狸’,当时没人在意,以为是眼花。直到王家出事,这传闻才被翻出来,后来《月下狐》流出,传闻也跟着画走了。”
老周接着递上一份 1980 年的档案,封皮上印着 “机密” 二字,边角已经脆化:“1980 年死的那个收藏家姓刘,是做进出口生意的,1979 年从香港买回《月下狐》。他儿子回忆,父亲去世前半个月,家里总丢小东西,晚上还能听到‘爪子挠门的声音’,有一次他起夜,看到客厅有道白影闪过,快得像风,第二天就发现父亲放在客厅的古董玉佩不见了 —— 后来在画框后面找到了,玉佩已经碎了。”
“2010 年的藏家更明显。” 小林打开平板电脑,调出一段模糊的监控录像,“这位藏家姓赵,喜欢在书房装监控。录像里能看到,案发前一周,每天凌晨三点左右,画框旁边会出现一个淡白色的狐形光斑,持续十几秒就消失。赵先生当时以为是监控故障,没当回事,直到他在书房看画时突然死亡,监控正好拍到他倒下的瞬间,光斑在他倒地后变得格外亮,然后消失了。”
陆衍点点头,伸手将三张关键证据 ——1943 年的狐影传闻、1980 年的白影与碎玉佩、2010 年的狐形光斑 —— 按时间顺序排开。晨光下,这三个跨越近七十年的 “狐影” 线索,像三颗串联的珠子,清晰地指向同一个核心:食魂妖在每次作案前,都会以 “狐影” 的形态留下痕迹,这不是巧合,是它吸收精气前的 “预警”。
“现在画时间线。” 陆衍拿出一张大白纸,用马克笔在上面画了一条横线,从 1939 年王怀安收藏开始标注:
1939-1943 年:王怀安持有《月下狐》,1943 年全家死亡,死前有狐影传闻;
1943-1979 年:画作流入黑市后沉寂 36 年,无任何异动记录;
1979-1980 年:刘姓收藏家持有,1980 年死亡,死前有白影、碎玉佩;
1980-2009 年:画作再次沉寂 29 年,辗转多人但未长期持有,无死亡记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