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沈母的釜底抽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沈母的釜底抽薪 (第2/3页)

发紧,“沈夫人,这……这是为什么?未晞和沈总她们……”她想说她们是相爱的,但在这位气势迫人的母亲面前,这话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沈母没有直接回答她的疑问,仿佛那根本不值得讨论。她只是对助理微微颔首。助理立刻从公文包里取出另一份文件,以及一张薄薄的、印着某银行标志的黑色卡片,轻轻放在了那份厚重的“暖光计划”旁边,形成了刺眼的对比。

    “这是瑞士一所顶尖艺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专业很适合未晞,所有手续都已经办妥。”沈母的指尖点了点那份通知书,语气平淡得像在谈论今天的天气,“这张卡里的金额,足够她在国外衣食无忧地完成学业,并且开启一段很不错的新生活。”

    她抬起眼,看向脸色惨白、浑身微微发抖的院长,语气甚至带上了一丝看似真切的“关怀”:“院长,您抚养未晞长大,应该也希望她有一个更好的、更光明的未来,不是吗?留在清许身边,她需要面对的压力和非议,您应该能想象得到。沈家的门槛,不是那么容易进的。离开,对她而言,未尝不是一种解脱和更好的选择。去更广阔的世界追求她的艺术梦想,拥有一个不受非议和压力的、崭新的人生,这难道不好吗?”

    她的话语如同精心编织的罗网,将赤裸裸的交易包装成冠冕堂皇的“为你好”。巨大的利益与看似合理的“前程”被同时摆在面前,与“暖光计划”那关乎几十个孩子未来的希望捆绑在一起,形成了一道残酷而艰难的选择题。

    窗外,雨声似乎更密了些,敲打在玻璃上,发出令人心烦意乱的声响。办公室内,茶香依旧,却再也驱不散那骤然降临的、冰冷刺骨的寒意。院长看着桌上那三样东西——代表孩子们希望的“暖光计划”,代表未晞“前程”的录取通知书和黑卡,只觉得它们像烧红的烙铁,烫得她心口发疼,几乎要喘不过气来。

    午后的阳光透过明亮的画室窗户,在林未晞未完成的画布上投下温暖的光斑。她正专注地调着颜色,手机在一旁的矮几上震动起来。看到屏幕上闪烁的“院长妈妈”四个字,她脸上立刻漾开纯粹的笑容,放下调色板,擦了擦手,开心地接起电话。

    “院长妈妈!怎么这个时间给我打电话呀?”她的声音轻快,带着对亲人自然的亲昵。

    然而,电话那头传来的,却不是院长往日里温和带笑的声音。一阵异常漫长的沉默,只有细微的、仿佛极力压抑着的呼吸声。

    林未晞脸上的笑容慢慢淡去,心莫名地沉了一下。“院长妈妈?您……怎么了?是院里出什么事了吗?”她的语气带上了担忧。

    “……未晞。”院长的声音终于响起,却干涩沙哑得厉害,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喉咙里艰难地挤出来,“刚才……沈夫人,来院里了。”

    “沈阿姨?”林未晞微微一怔,心头掠过一丝疑惑,随即又被更大的不安取代,“她去找您?是……有什么事吗?”她下意识地握紧了手机。

    院长又是一阵沉默,林未晞甚至能清晰地听到电话那头,老人沉重而痛苦的吸气声。

    “她……她说,愿意给院里捐一大笔钱……非常大的一笔钱,足够孩子们用上十年,还能把院子、房子都翻新一遍……”院长的声音带着颤抖,那是激动与痛苦交织的颤栗,“孩子们……他们真的需要……冬天宿舍的窗户漏风,食堂的灶具也老了……”

    林未晞的心跳漏了一拍,一股寒意顺着脊椎悄然爬升。她太了解沈母,这样的“慷慨”绝不会毫无缘由。

    “然后呢?”她的声音不自觉地压低,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紧绷。

    “……她说,”院长的声音带上了哭腔,充满了无尽的为难和心疼,“她说……条件是……希望你……能主动离开沈总……离开这个城市……永远……永远不要再回来……”林未晞只觉得大脑一片空白,仿佛有惊雷在耳边炸响。手机几乎要从她瞬间冰凉的手中滑落。阳光依旧明媚,画室依旧温暖,她却感觉像是骤然被浸入了冰窖,四肢百骸都僵硬了。

    “她……她还准备了一份国外艺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和一张卡……”院长哽咽着,几乎语无伦次,“她说……这是为你的前途着想……未晞……院长妈妈知道……知道你和沈总……可是院里……孩子们……”

    院长的话没有说完,但那未尽之语里的痛苦挣扎,像一把钝刀,反复切割着林未晞的心脏。一边是抚养自己长大、亟待拯救的孤儿院和几十个孩子渴望的眼神;一边是她此生挚爱,是她黑暗人生里唯一的光。

    电话两端,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只有彼此压抑的呼吸声,证明着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