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五十五 变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五十五 变故 (第3/3页)

已经知道了。他留下的烂摊子,我会尽快清理,待公西尚书复职再归还代工之权,不会影响东市改造。”

    “多谢周大人。”赵玉琸坐下,“我们已按原计划推进改造,只是之前协调的琉璃瓦还差一批,麻烦贵部多费心。”

    “琉璃瓦的事,我已让人加急调拨,明日就能送到。”周自临指着方案中的“粮贸区”,“这个区域的规划很好,既方便漕粮运输,又能与平准仓联动,稳定京师粮价。你做得不错,比杜仕恩那些只会贪墨的官员强多了。”

    赵玉琸抱拳道:“能为陛下分忧,为百姓做事,是臣的本分。若是周大人需要,市令署愿意配合工部,清理杜仕恩留下的其他问题。”

    周自临听见赵玉琸这一番恭维的话,依旧波澜不起:“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往后东市改造,你我多配合,把实事做好,也让陛下放心。”

    离开工部,赵玉琸坐在马车上,反复琢磨周自临的话。周自临查他身世的事从未停止,此时此刻他一武将又参与官吏揭发、插手市集改造;两人之间,始终隔着一层看不见的雾纱。

    回到市令署,刘文带来一个好消息:“大人,周自临已下令,将杜仕恩预留的最优地块,正式划拨给我们!琉璃瓦也已送到工地,改造可以按原计划推进了。”

    赵玉琸点头,心中松了口气。他走到书房,铺开纸笔,开始撰写东市改造的后续规划。

    计划在“粮贸区”设立“漕粮转运站”,联动平准仓与江南漕运;在“丝绸区”开辟“西域会馆”,吸引西域商队入驻——这些规划,既符合陛下“稳定商路、增收商税”的需求,也能为日后打下基础。

    夕阳西下,赵玉琸放下纸笔,拿起朋氏兄弟送来的最新策论。

    朋天禄在《论边患与民生》中写道:“边境安稳,需以民生为根基;民生富足,需以商路为纽带;商路畅通,需以新政为保障——三者相辅相成,方能长治久安。”

    看着这段文字,赵玉琸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