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送货的机仆(十四更) (第2/3页)
路径奔腾汇聚,被高效导入传送仪基座中经过扩容和加固的核心能量池。
传送仪中央的多层环形结构开始以远超以往的速度同步旋转,精密校准的运动轨迹在空中留下残影。
悬浮在环内的几何符号被充沛的能量激发,亮度和复杂程度急剧上升,发出一种高频但并不刺耳的呼啸声,那是能量高效运转时固有的物理声响。
空气中,臭氧与受热金属的气味变得更加明显,这是高能环境下的正常现象。
陈瑜视野侧边的悬浮界面中,瀑布般刷新的数据流和动态模型显示,能量读数正沿着预设的最佳曲线稳步上升,精准贴合理论轨迹。
多个关键参数,如空间曲率张力、局部能量密度和背景辐射水平,均已进入此前未曾触及的高负载运行区间,但所有数值仍严格控制在已验证的安全边界之内。
系统反馈与他模型预测高度吻合,表明整个过程仍处于他的精密掌控之中。
“核心能量场稳定性维持在百分之七十三阈值。局部空间曲率波动超出基准模型百分之十五,处于预案B预测范围。”伺服颅骨用单调的电子音汇报实时数据。
这些波动并未引起陈瑜的意外,它们完全落在他预先推演的多种情景模型之内。
他的逻辑核心正以高负载运行,但这并非应对突发状况,而是为了执行一项需要极致精度的微调任务。
他根据实时反馈,以毫秒级的速度微调能量输出的频率和相位,如同经验丰富的操作员,在已知的湍流中持续调整控制参数,以对抗并利用空间结构本身固有的、已被部分探知的规律性“排异”效应。
整个过程,更像是在与一组已知而强大的物理法则进行一场预设步骤的高强度交互。
“执行最终阶段指令。”
他的合成音依旧平稳。指令发出后,一组经过特殊加密的坐标和身份验证信号,与一股经过精密调制、高度凝聚的能量脉冲,被同步且精准地注入传送仪的核心。
刹那间,工坊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