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再一次的交易 (第2/3页)
从一个懵懂的穿越者,一步步爬上距离机械教贤者仅一步之遥的高位,他见过、做过太多远超常人道德底线的事情。
将昔日同窗制成伺服颅骨以“保存其知识与服务万机之神的意愿”;为了战略胜利或消除污染风险,下令轨道轰炸仍在与敌人厮杀的忠诚兵团……
这些选择在必要之时,他做起来并不会有多少心理障碍。
情感波动被视为一种低效的系统干扰,需要被严格的逻辑协议所管理和抑制。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彻底沦为一台冰冷的杀戮机器或偏执的宗教狂徒。
保留着穿越前记忆的他,深知“与人为善、与己为善”的朴素道理。
在成本可控、不危及自身核心目标的前提下,他并不介意展现一定的“仁慈”或提供“帮助”。
这种灵活性和实用主义,正是他能在那位导师和同学都因异端罪名被清除后,不仅存活下来,还能转入智控军团继续晋升的关键。
绝对的冷酷和偶尔的“温情”,都是他在不同情境下最优化的生存策略。
因此,当曼恩团队带着重伤濒死的萨沙,风驰电掣般赶回沙漠工坊,曼恩几乎是带着一丝绝望的恳求向陈瑜求助时,陈瑜的反应既非热情的允诺,也非冷漠的拒绝。
他先是让伺服颅骨对萨沙进行了更详细的扫描,确认了伤势的严重程度——以这个世界的医疗技术,即便救活,也大概率是全身瘫痪、依赖生命维持系统的结局。
除非能够对她进行全身义体化改造,但这不仅费用高昂,而且需要专门的定制化方案和长期的精心维护。
否则如果只是拼凑一身廉价的二手义体,那么变成赛博精神病的概率几乎是100%。
“她的生物组织损伤率超过百分之六十五,神经系统多处断裂,脊柱粉碎性骨折。”陈瑜的合成音平稳地陈述着事实,听不出喜怒,“常规医疗手段已无意义。若要完全修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生物构造体替换和神经重织手术。这需要消耗我储备的特定活性生物质、精密纳米修复单元以及相当的能量。”
曼恩的心沉了下去,但他从陈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