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不是空调开不起,而是冬瓜更有性价比 (第3/3页)
更主要的是,目前滨海大学在校生一万四千人!
哪怕十分之一的人购买,也能卖出去1400个!
均价30计算,都能卖四万多!
而成本,也就四千左右!
四千赚四万,十倍暴利!
妥妥的邪修创业!
沈怀瑾那里借来的五千块钱,足够用了。
而且这不是一锤子买卖,相反可以多次操作!
不仅滨大需要,滨海市的其他大学,也都没风扇还断电,也都需要。
背后的利润,很是不俗。
届时,不仅能解决眼下的经济危机,还能赚到第一桶金!
为后续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王君山没有冲动,而是打开笔记本电脑,开始做详细规划。
多年研发总监,让他习惯凡事谋而后动!
第一,资金问题!
沈怀瑾借的5000块足够项目启动,后续钱生钱,足够买入第二批,第三批……
第二,货源。
附近农贸批发市场采购。
第三,仓储。
20000斤冬瓜,需要十吨大型卡车,按照平均15斤计算,差不多1340个。
这么多冬瓜,不可能扔在路上。
一旦暴晒后,冬瓜容易腐烂,而且也影响降温效果。
需要放在仓库里。
最好还是学校内,靠近宿舍区的仓库,方便出售!
至于面积,最好200平左右。
这需要联系学校,看看能不能忽悠点资源支持。
实在不行,只能出钱租赁。
第四,政策问题。
学校不是菜市场,不能乱来。
因此还需要一个名头!
一个让一切都合理合规的名头。
王君山迅速思索,接着眼睛一亮:
“创业大赛!”
这就是最好的名头!
没有创业大赛,王君山这么搞,很容易被扣上乱来的帽子。
甚至连送冬瓜的大型货车,都进不了学校!
没有通行证,载重10吨的大型卡车,根本进不了滨海大学。
但有了创业大赛,王君山做什么都合理,只要不做违法的事,都符合大赛章程。
通行证也不是问题。
甚至还能从学校要点其他支持!
尤其是全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一旦得奖,那是全校的荣誉,学校方面都会大力支持!
不过单独一个卖冬瓜项目,不够响亮,创业大赛拿奖也难,学校方面更不会给大力支持。
因此,还得把整个项目进行包装,进行产业升级!
做成校园团购!
当下3G牌照没有办法,移动互联网还没开始,本地生活都不现实。
但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接受新鲜事物快,大都有笔记本。
是当下网购的主力群体,也是推动校园团购的目标群体。
初期通过QQ群团购冬瓜,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