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 118 章 镇嵩军登场。 (第1/3页)
民国十八年,也就是1929年11月下旬,西北军主力被彻底击溃,残部退守陕西、山西边界。
眼看西北军失势,为了保存实力的镇嵩军首领刘镇华,公开向全国通电:宣布镇嵩军正式脱离西北军,拥护南京中央政府。
并且,愿意接受南京政府的改编。
急需拉拢地方势力,巩固此次胜利的常老板,立即任命刘镇华为第十一路军总指挥,并允许其收编西北军残部,并驻防河南西部。
此时,刘镇华的部队就驻扎在陕县,控制豫西通往陕西的咽喉要道。
陕县,也称陕州(今三门峡),属河南省直辖县。
深秋的风卷着黄沙,掠过豫西门户陕县城垣的斑驳砖墙。
陕县县城内戒备森严,街道上巡逻的士兵,虽然依旧穿着缝缝补补的破旧军装。
可肩膀上,已经缝上了印有的“第十一路军”的新臂章。
这是刘镇华通电全国、宣布脱离西北军、归顺南京中央政府后,新获得的番号。
此刻,刘镇华的指挥部和住所,就设在陕县城内唯一一座还像回事的院子内。
然而,投机成功的刘镇华,似乎并不怎么高兴。
他坐在宽大的红木书案后,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那份来自南京的委任状,眉头紧锁,眼神里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为了在投靠南京时争取更大的筹码,也为了在即将到来的整编中占据有利地位,他向常老板虚报了兵力——两万两千人,一个军的编制。
可现实是,他的麾下满打满算才一万五千人。
当初投靠西北军的时候,西北军自己都穷的叮当响。
所以,刘镇华只能自筹军饷。
别看陕县控制着陕西至河南的交通要道,经常可以收取“过路费”。(主要是鸦片)
可光一个陕县,也养不起刘镇华的一万多人。
虽然,曾经担任过陕西督军的他,这么多年来积累了不少财富。
可私产是私产!部队是部队,他怎么舍得拿私产来贴补部队。
也正是因为这个思想,导致他的部队到现在,还穿着破破烂烂,打着补丁的军装。
就在他愁眉不展的时候,他的参谋长快步来到他面前,汇报道:“报告总指挥,刘副指挥(刘茂恩)刚刚回来了,灵宝、伊川、渑池三县……的“征兵”任务完成了。”
刘镇华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如释重负,又带着一丝狠戾。
他站起身,踱到窗边,望着灰蒙蒙的天空,沉声说道:“好!总算是凑齐了。”
“走,去军营!我要亲自看看,得督促书霖、得英(万选才)他们抓紧训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