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6章 框架完成!再见杨学文,三分天下的大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96章 框架完成!再见杨学文,三分天下的大佬! (第2/3页)

   “不过刚才说的,高温超导和ZXZ……”

    他说着摇摇头。

    赵林薇和刘磊都认可的点了点头,他们就继续着手头上的工作。

    办公室重新安静下来。

    一直等到了下班时间,理论研究办公室都没再发出一个声音。

    杜伟看了一下时间,收拾东西就准备正常下班,站起来以后忽然感觉有些不对劲。

    他转头一看,刘磊正对着密密麻麻的稿纸苦思冥想。

    赵林薇支着下巴,似乎也在思考着什么。

    杜伟仔细想了一下,自己似乎没有交代什么工作,他们都在忙什么?

    他走到刘磊身后,盯着稿纸上的东西看了半天,惊讶的说道,“你在研究张明浩说的关联?”

    刘磊想的太投入,他吓的浑身一哆嗦,反过来轻呼一口气,“是啊,没事就想一想。”

    “这有什么可想的。”杜伟有些不理解。

    刘磊理所当然的说道,“当然要想一想了,那可是张明浩说的。”

    “啊?”杜伟还是不理解。

    刘磊理所当然道,“整个实验室上下,包括朱主任、薛教授,等等,谁不听张明浩的?”

    “看看他们做的实验都是张明浩在指挥,发现了张氏现象,后续还增大了流动性,一直到现在。”

    “我们以前做锡烯方向,张明浩还指挥着做出了多层锡烯薄膜,你知道吧?被称作是常温超导……”

    “卖了一个亿!”

    刘磊很用力的说完,继续道,“所以我觉得,张明浩有什么想法,跟着做就行了。”

    “我也不要求太高,以后能留在实验室就行。”

    赵林薇也看了过来,她认可的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

    “反正是张明浩的想法,错了就错了,万一对了呢?”

    “如果能找到张氏现象和高温超导的联系,这个成果有多大?混个二作,都够我升教授了。”

    “回报远大于付出呀!”

    杜伟都被说的心动了,同时也感到有些迷茫。

    这情况不对啊!

    作为理论研发组的组长,组员张明浩说了一个想法,其他两个组员就闭着眼跟进了?

    他这个组长,难道也要跟进吗?

    ……

    张明浩有了新的想法,而且确定方向没有问题。

    但他打算慢慢研究,慢慢做。

    理论机制的研究牵扯到非常复杂的内容,并不像是实验一样一天就能完成的。

    他不着急,有人着急。

    刘磊和赵林薇总是来找他说搭建框架的方向和想法,还找了一大堆相关的资料,似乎是催促着他一起研究。

    后来杜伟也加入进来,他有些被迫的感觉。

    理论组就只有四个人,其他三个人都在做同一研究。

    他能怎么办?

    “对不对放一边,搞好同事关系也很重要!”

    “我就是个临时任命的组长,不能被官-僚主义所侵蚀,要随大流……”

    “方向对错都没关系,反正也只是耽误一点时间而已。”

    杜伟就是这么想的。

    在不知不觉之间,搭建神秘力场和高温超导关联框架就成了理论办公室唯一的工作。

    他们的工作成果也很突出。

    在短短的十天里,他们就一起搭建出了个关联框架。

    在杜伟看来,框架就是强拉硬拽搭建起来的,把完全不相关的两个事物,强行的拉扯在一起。

    如果做一个形容,就像是青蛙有四条腿,狼也有四条腿,所以他们是近亲。

    张明浩对搭建的框架很满意。

    框架是强拉硬拽完成的,但关键是正确,只要关联上了,哪怕只有一丝丝的关联,因为基础是正确的,后续的路就很畅通了。

    这个框架会成为理论机制研究的切入点。

    有了切入点以后,不像原来一样,只能通过盲人摸象的方式去对‘不了解的特性’进行描述。

    现在可以把高温超导的理论机制,直接拿到框架里和神秘力场关联上,就可以不断完善框界面。

    同时,研究效率也会大大增加。

    ……

    科技部的会议临近。

    张明浩、朱炳坤等一行五人乘坐飞机去了首都。

    所有人的心情都不错。

    这次来首都是参加科技部的重大会议,他们可都是第一次,就连老教授韩晓旭的脸上都满是笑容。

    张明浩的心情也不错,他上次来首都是和孟国庆等人一起来参加数学会议。

    那次的体验不太好。

    他们住的位置距离首都大学太远了,每天来回紧赶着参加会议,都感觉忙忙碌碌的。

    这次来首都参会,一切花费都是学校报销。

    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