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这肯定是重大发现啊! (第2/3页)
张明浩。
谭延明笑着鼓起了掌,“众望所归啊!”
“我想着也是你上去,应对大场面上,还是你脸皮厚……”
其他人顿时笑了出来。
谭延明只是打个趣,但张明浩左右看看,唯一能顶替自己的就是朱炳坤。
朱炳坤则直接低下头,对他的目光视而不见。
那绝对是大场面。
台下几百人的大型会议倒不是大问题,主要是台下一大堆的领导、院士,还有各种学界专业人士。
上去讲一下内容,肯定会担心发挥不好。
张明浩就非常适合,他是zxz成果的发现人,过往的研究成果中,他也是研发的第一人,成果履历摆在那里。
另外,他还有一个极为强大的优势——年轻。
非常年轻!
那样的会议上,随便找上一个都要比他大上二十岁、三十岁,他的年纪只能算个‘孩子’,上去说错了什么话也根本没办法计较。
施承乾说完了两个问题,也鼓励起实验室的人要在会议上好好表现。
张明浩则好奇的问道,“都说重大会议、重大会议,到底是做什么?”
朱炳坤、薛坤以及陈帅也是一知半解。
他们也没有经历过这种大场面,感觉是能说出一些东西,但又感觉不了解。
谭延明简单解释了句,“就是对张氏现象研究提级!”
“提级?”
“对。”
谭延明说道,“举个例子吧,之前张氏现象也是研究项目,但少有团队能申请拿到经费,即便是申请,也就是个几十万、百万的项目。”
“除了你们团队以外,其他团队不可能申请到千万级以上的重点支持项目。”
朱炳坤、薛坤顿时点头,这方面他们倒是知道的。
“项目提及以后就不一样了,如果提到最高级,被认为是重大研究方向,就和超导一样,每年都会拨付一定比例科研经费投入到这个方向上。”
“可能是几个亿,甚至可能是十几个亿、几十个亿,会鼓励大量的团队去做这个方向的研究。”
“到时候,你们再申请项目,就有可能申请到过亿的经费,就像是超导重点实验室的超导项目那样。”
“嘶~~~”
谭延明简单一说,让办公室里人都惊住了。
过亿项目!
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谭延明笑道,“我只是举个例子,过亿的重点项目很难申请到。”
“等你们搬进新的实验室,再扩充一倍以上的人手,研发上再有一些成果……”
“我只是说可能,太难了。”
他说的摇了摇头。
……
当应用电磁学实验室正讨论着‘重大项目’的时候,科技部发出的邀请函已经引起了一定的风波。
科技部召开的是‘张氏现象研究会议’。
‘张氏现象研究会议’,当然会邀请研究张氏现象的学者,而张氏现象是个新物理发现,做相关实验研发的团队数量很少、人数也很少。
其中有一半以上都集中在‘张氏现象’群组里。
自从电磁实验室公开研究成果以后,‘张氏现象’群组着实冷清了很长一段时间。
那些参加了严厉华主持召开的‘zxz现象研讨会’的学者们都不说话了。
这天群组里又热闹起来。
崔济在群里‘显摆’了一下自己收到的科技部会议邀请函,还发了一句话,“谁收到邀请了?同去!”
很快有几个人也发了自己收到的邀请函。
其他没有发消息的,绝大部分就没有邀请函了,而现在的情况是没有邀请函,感觉连说话的资格都没有。
科技部发出的邀请函,是发给研究张氏现象的实验团队和学者,其他就是发给相关领域的顶尖学者了。
如果不是顶尖学者,比如,物理院士,再也没有拿到邀请函,还怎么说自己从事张氏现象的研究?
一封邀请函,就等同于上级部门的认可。
认可,至关重要。
专家,不是自己说出来的,是其他人送上的称呼。
有人看到聊天很热闹,马上私聊发给了严厉华,询问是否收到了科技部的邀请函。
严厉华正收拾东西准备下班,他当时也看到了群里的消息,但完全就当做没看到。
这一条私聊消息却让他破防了。
“崔小泉?”
“艹!故意的吧!”
他甚至喷出了一口国骂。
高海军问道,“还在想邀请函的事情?”
“本来应该邀请你的,还是朱炳坤那个项目导致的。”
“不是项目问题。”
严厉华摇了摇头,“应该和复刻实验有关系,我们没做。”
他叹了口气,这又是一大失误。
在朱炳坤团队发布了成果后,好多实验团队都进行了复刻实验,他则是还想着被当成笑话的研讨会,也没有去带领团队做验证。
其中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他不敢也不想亲手去验证。
复刻实验没做,就出问题了。
张氏现象是个新发现、新方向,到目前研发上有进展的,就只有江州大学朱炳坤团队。
科技部召开会议邀请专业领域学者,怎么判断是不是专业?
当然要看成果!
其他团队都没有研究成果,当然就要看复刻实验了。
结果他连复刻实验都没做……
“唉……”
严厉华长叹一口气,他的名声变差了,没有了威望。
张氏现象研究的圈子里,他现在是连话都不敢多说一句,处境已经够差的了,结果连科技部邀请函都没拿到,以后就更不用说话了。
什么专家不专家,没人认可。
连崔小泉这种,从来没正眼看过的家伙,都能过来打个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