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3章 成果发布!论文加刊发表,论科技潜力的重要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93章 成果发布!论文加刊发表,论科技潜力的重要性! (第3/3页)

?”理查德-阿诺德笑道,“有记录以来,也没多少吧?”

    “你说的也有道理。”

    许丘建抿了抿嘴,也只能接受这个现实,阿诺德的乐观主义也不错,反正也没什么办法了。

    他叹了口气,到,“准备复刻实验吧!”

    “他们的主论文有材料介绍,先做材料,然后复刻实验,如果研究是对的,就代表张氏现象有更大的研发潜力。”

    “理查德,知道这代表什么吗?”

    “什么?”

    “以后会有更多团队做研究,我们很快就会有很多竞争对手了!”

    许丘建说着,心里也不由得感叹,“东大的科研,已经到这种地步了?他们的团队不止发现新物理现象,还能继续拓展研究,并快速推翻我们的分析……”

    “美利坚,都快跟不上了。”

    他面色复杂,不由长叹一口气。

    ……

    直到论文投稿发出去,研究员三人组,再包括张明浩,也才轻呼一口气。

    连续的赶稿,都没有时间仔细琢磨。

    现在他们也明白,研究的意义究竟有多重大了。

    哪怕是发现了‘张氏现象’,上级部门也只是派来验收组看成果,而这一次,连科技部都催起了论文,情况完全不一样。

    “我们还是想的太简单了,研究比想象的还要重大!”

    朱炳坤感叹的说道。

    张氏现象,说是个全新的物理发现,但因为涉及到超材料,现象的深层次原理也不清楚,很难判断后续研究情况。

    各个团队也只是复刻实验,再以此展开研究,没有更多的发现之前,方向是不明确的。

    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电磁转移’和‘流动性’的学术方向性分歧。

    但就和普通人想的一样,再怎么去研究,也不过是数据上的测定而已。

    现在不一样了。

    实验测定到了持续性的强流动性、也测定到了能让导体带电、增大电流的场力作用。

    这就代表张氏现象,未来可能转化为技术。

    甚至是极大可能!

    谭延明来到应用电磁学实验室,到大办公室里,也说起了研究的重大意义。

    他拿超导来举例。

    “超导现象自发现以来,就受到国际重视,就是因为超导技术的前景广阔,实现超导意味着电流也可以无损耗传导。”

    “你们这个研究,让人看到了张氏现象的科技潜力。”

    “暂时不能解释的力场,制造持续强流动性,再加上对导体、电流的作用,可研究的方向多、科技价值很高。”

    “我估计年底之前,上级部门就会有大动作,比如,针对张氏现象召开大型会议,你们也要做好准备。”

    薛坤下意识问了句,“准备什么?”

    “做报告!”

    谭延明道,“你们发现的新现象,你们做的突破性研究,召开会议,当然要你们做报告。”

    朱炳坤、张明浩等人一起点头,他们忽然感觉到了压力。

    上级部门的大动作是针对张氏现象召开重大会议。

    那肯定不是学术会议。

    这样的重大会议上,肯定有很多领导、很多顶尖的学者,也许下面坐着十几个院士,一大堆顶尖教授,上台做报告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陈帅听的直咽口水,但仔细想了想,就淡定的翘起脚尖。

    薛坤也很淡定,他满是不在意的挥了挥手,“反正和我没关系。”

    朱炳坤和张明浩对视一眼。

    张明浩道,“我无所谓。朱老师,你是项目负责人,团队领袖,到时候,肯定是你上台。”

    朱炳坤笑骂一句,“说做个报告,你们都推来推去。薛坤和老陈还能理解,张明浩,你也推?

    “这么说吧,也许到时候我想上去,领导都不让我上!”

    “这个事,也别多想了,反正不是你、就是我!”

    ……

    在论文正式发布以后,学术圈里出现了一段时间的沉默。

    比如,朱炳坤、张明浩等人接到的信息、电话少了。

    比如,ZXZ群也没人说话了。

    相关的学者都在研究实验论文,研究数据,有能力的团队则在准备复刻实验进行验证。

    在复刻实验方面,材料的制造是个难关。

    《金属陶瓷渐进性镍含量与张氏现象》,对于实验材料有简单的介绍,但说的也只是‘镍含量在材料达到负介电常数阈值内渐进式降低’。

    材料怎么制备出来?

    这是个问题。

    当然,对于大型的材料研究机构,镍接近式降低的材料,制备方面也研究设计一下就可以,已经没有不可跨越的问题。

    不过材料制备也需要时间,对实验的验证也需要等一段时间了。

    第二天应用电磁学实验室召开了会议。

    这次是大型会议,实验室上下所有人都参加。

    会议上,朱炳坤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一个是有条理、有计划的进行大规模实验。

    实验方面的工作,包括特殊镍/三氧化二铝金属陶瓷的设计和制备、以各类材料进行张氏现象实验,还包括研究其他金属陶瓷或带有和负介电常数相关的材料,等等。

    第二个重点工作,就是组建理论机制研究组,对张氏现象的理论机制进行研究。

    “杜伟,你担任理论组的组长。”朱炳坤点了杜伟的名字。

    杜伟才刚来实验室,还不熟悉情况,他有些发蒙的左右看看,指着自己问道,“我当组长?”

    “对!”

    朱斌坤笑道,“这个东西就交给你了,其他人也可以报名加入理论组。”

    杜伟再一次左右看看,发现有人小声讨论着,似乎是有心加入,但大部分人都没有任何反应。

    这主要是因为实验室里,大部分人做的都是纯电磁、超材料边缘机制、材料特性检测等方向,要么就是像陈帅一样的计算物理方向。

    如果要做实验,会有一大堆人报名参加。

    张氏现象的理论机制,和超导机制一样属于凝聚态物理。

    凝聚态物理是一个大方向。

    很多人都懂一些理论,但没有做过专业的研究,有心加入理论组试试也不敢开口。

    张明浩则是举手表示了支持,“杜哥,我加入你的理论组。”

    “我们以后一起工作,一起研究!”

    杜伟顿时感激的点头,被实验室主任点名要成立一个理论组,结果一个人报名都没有。

    好在有张明浩表示支持,尴尬也缓解了许多。

    杜伟赶紧趁机坐了下来。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