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6章 有1又有2,正式对外发布信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76章 有1又有2,正式对外发布信息! (第3/3页)

属是最容易导电的,99.9%以上的复合材料、合金材料,电流载力都不会超过铜,有些甚至大大弱于铜。

    所以,即便是高科技领域,铜也是最常见的导体材料,能直接性取代铜的材料也只有银。

    所有人都认真看着报告。

    朱炳坤则是逐条做了讲解,也让所有人确定一件事,他们确实制造出了常温超导材料,而且非常有应用价值。

    宋凯峰当地拍板宣布道,“这项研究,省科技厅全力支持!”

    他说完问道,“我听谭院士说,你们希望能造出更多的材料,对吧?这个肯定是要支持的。”

    “你们后续还需要多少资金?”

    朱炳坤顿时有些犹豫,他不是那种善于现场谈经费的人,尤其是一大堆领导看着。

    这怎么开口?要多少适合?

    张明浩很直接的说道,“宋主任,经费上当然是越多越好,你给上一个亿,我们也不嫌多!”

    一句话说完,所有人都笑了出来。

    宋凯峰也停下笑,“一个亿,你还真敢说。”

    “你们的研究可能值这个价,但是我们拿不出钱!”

    “我还听说,技术上有协议对吧?你这是让我们投钱来帮你赚钱啊?”

    张明浩不在意的反驳道,“这应该不是一回事儿吧?技术,我们已经研究好了。”

    “现在是要多造一些材料出来,造出来也不会亏损,只需要一些资金支持而已。”

    “要不然我们就向上申请……”

    “不行!”

    宋凯峰当即否定,他立刻开口道,“资金上都没有问题,你们全力造第二块、第三块材料出来,一切开销省里都出了!”

    他说完还瞪了其他人一眼。

    向上申请?让上级部门拨款支持造材料?

    那当然不行了!

    这个研究成果一定不能和上级部门沾边,最好是全部都留在东川省,甚至留在江州市。

    用了上级部门的拨款,到时候,一部分功劳就分出去了。

    ……

    科技厅直接给了大笔的拨款,再加上学校的支持。

    应用电磁学实验室快速启动了大规模制造,第一目标就是造出第二块材料。

    虽然是大规模制造,但制造过程还是要保密的,最需要保密的就是衬底,那是核心中的核心。

    能接触衬底的就只有朱炳坤和薛坤两个人。

    其他人最多负责检测。

    在快速制造出一大堆的多层锡烯薄膜材料后,检测室确实需要不少人手。

    那些参与检测的人员也知道了情况,私下里也惊讶的讨论起来,“造的是多层锡烯薄膜材料?”

    “要检测绝缘特性,也就代表百分百导电率吧?”

    “真能造出来吗?”

    “当然了!有部分材料是有绝缘特性的,只不过面积很小……”

    时间又过了三天。

    三天时间,实验室就造了两批材料出来,每一批都有十几块多层锡烯薄膜材料,不少材料都检测到了绝缘特性。

    但是,他们需要的是整块的材料,是要直接测到中间是绝缘体,而不是检测到绝缘信号。

    在第二批材料检测过程中,终于有检测人员测定到了一整块绝缘材料。

    “方教授,过来看这一块材料!”

    “相邻位置都是绝缘的,测定不到电流型号!”

    “一整块都是如此!”

    检测人员明显很激动,他还是第一次发现这种情况。

    方慧敏马上过去查看。

    在进行详细的检测后,她也确定制造出了整块材料。

    她操作着把材料从边缘切了下来,进行重新测定以后,也确定材料的特性和上一块是一致的。

    材料制造出来以后,还是拿到光学研究所进行切割。

    在切割完毕后,再送回电磁学实验室进行常规检测,也更进一步确定造出了第二块同样的材料。

    第二块,意义不同,他们进行大规模实验的目的就在于此。

    很多人都盯着应用电磁学实验室。

    第二块材料造出来以后,消息以极快的速度传到了学校、省科技厅,乃至于更高级别领导的耳朵里。

    有1,再有了2,已经能确定了!

    省科技厅负责人宋凯峰,当即把准备好的材料上报给了科技部,上报的成果内容直接宣布江州大学应用电磁学实验室研发出了常温超导材料。

    在进行上报以后,省科技厅和江州大学就一起对外发布了消息。

    省科技厅的公告标题为——

    《东川省科技研发重大成果:制造出常温超导材料!》

    江州大学则是——

    《常温超导:21世纪最大科技难题被我校应用电磁学实验室攻克!》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