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直接测定?劝你不要轻易下结论! (第3/3页)
有纸张粘黏在一起,就影响到了最终的材料特性。
单层锡烯薄膜不是纸张,原子排列、堆迭的过程可不能进行人为的控制。
他们在设计方案以及实验操作上,不说达到了‘最顶尖’也差不太多。
所以,还是要靠运气。
也许某一次实验或者进行大规模的制造,会出现某一块区域的锡原子排列有序,就能发现其存在绝缘特性。
那么就能得到一块‘常温100%导电’的锡烯材料。
其他三人也明白过来。
朱炳坤一咬牙,决定道,“继续实验!”
“不想那么多!”
“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多做些实验总会有发现!”
……
与此同时。
应用电磁学实验室的项目研究成果报告和验收申请,一起上报到了科学基金会数学物理学部。
实验室的项目名称为‘超材料的理论设计与特性研究项目’,是几百万资助档次的前沿材料科技基础物理特性研发项目。
胡春江教授负责这部分项目的成果审核。
胡春江把项目验收申请放在一边,先是看了眼成果报告,只是大致浏览了下成果介绍,他顿时惊的站了起来。
“直接测定到拓扑边缘态?”
“检测到伊辛超导信号?这怎么可能!”
所以领域内的专家,他当然知道拓扑边缘态和伊辛超导,两者都是最前沿的物理现象。
首先是拓扑边缘态,牵扯到二维材料特性,只有用最精密的设备去分析信号,再进行运算分析才能发现拓扑变态的现象。
这份成果报告却说直接检测到?
伊辛超导信号也同样是一种前沿概念,大多都是依靠分析才能得出结论。
报告里说的也是检测到信号,但从文字表述来看,之所以说的是‘信号’,而不是明确的检测,只是因为设备环境不允许。
他们的实验室无法提供极强磁场的环境来对材料的伊辛超导特性进行检测。
胡春江一时之间不知该怎么做,他干脆拿着报告去了楼上,找到孟志阳院士所在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很热闹,袁辉院士正和孟志阳说着话,另一个是旁边办公室的李浩。
胡春江进门喊了声,“孟院士,快看看这个!”
他说着把文件递了过去。
孟志阳接过文件,不在意的说道,“春江啊,什么着急的事情还特别过来一趟。”
他说着看起了文件。
袁辉也凑过来看了眼,顿时惊讶道,“江州大学应用电磁学实验室?不就是张明浩、朱炳坤他们……”
他对应用电磁学实验室印象深刻。
上一次的成果报告,说是发现了一种‘电磁干涉流动性’的物理现象,他就代表科学基金会去做了成果验收。
去的路上,他们都是各种猜测,周铁军、崔济都不太相信,但最终发现,对方确实是在实验中发现了新物理现象。
伴随着论文的发布,新物理现象引起了国际广泛的关注,好几个团队都宣布进行研究。
新物理现象也被命名为‘张氏现象’。
李浩也反应过来,开口道,“还真是!他们又有新成果了?”
“是项目,超材料的基础研究,但是成果很重大。”胡春江解释道,“上面说直接测定到了拓扑边缘态以及伊辛超导现象!”
袁辉和李浩顿时一愣。
袁辉顿时追问道,“你说‘直接测定到’?”
“对。”
胡春江用力点头,“就和您想的一样,他们造出了材料,多层锡烯薄膜,直接测定!”
“嘶~~~”
办公室里的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孟志阳看完了报告介绍,他转过身拧着眉头,问向其他人,“他们应该不会开这种玩笑吧?”
“或许,他们是弄错了……”
他都产生了猜疑。
拓扑边缘态和伊辛超导特性的直接测定,听起来实在是太震撼了,想想甚至不可能。
袁辉忽然说了句,“老孟啊,我劝你最好不要轻易下结论。”
“不要去猜,不要去想……”
“具体什么情况,直接去验收看看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