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05章 战场机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605章 战场机动?! (第2/3页)

自原四野的团参谋接口道,手指在沙盘边缘虚划了一条线:

    “问题不单是后勤。

    我研究过战报简报,敌人用的这叫‘磁性战术’,黏住你,消耗你,待你攻势衰竭,立刻用坦克集群沿公路网快速突进,专打我们行军纵队的结合部和指挥枢纽。

    我们的交替掩护,在绝对的机动优势面前,太难了。”

    “制空权…没有制空权,一切都是空的。”另一位负责过防空训练的干部叹了口气,

    “白天部队几乎无法大规模机动,后勤车队更是活靶子。

    听说有的部队为抢运伤员,一个运输排上去,回来不到一半…”

    这些讨论不是抱怨,而是带着血淋淋教训、高度专业化的复盘。

    疑惑、沉重,以及一种急于找到破局之道的焦灼,在资深军官们之间无声地传递。

    他们都明白,过去的经验在面对高度现代化的敌人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都别猜了,”一个参加过前几次陈朝阳课程的团长道,眼神里带着一种近乎笃定的期待,

    “等陈主任来了,听他怎么说。上次他讲步炮协同,点出的几个关窍,效果立竿见影。”

    这话立刻引起了共鸣。

    “没错,陈主任看问题,总能抓到根子上。”

    “他那套‘技术决定战术下限,思想决定战术上限’的说法,我现在越想越觉得在理。”

    “听说他年初就写过报告,提醒过攻势持续性的问题……”这话声音很低,却让周围几人神色一凛。

    对于这位战功赫赫、思维却远超同侪的主任,学员们和教员们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是敬佩,是好奇,更是一种对其深邃洞察力的依赖。

    他们都想知道,面对这场惨痛的失利,陈朝阳会带来怎样震聋发聩的剖析,又能指出一条怎样的前路。

    就在这时,侧门被推开。

    一身同样朴素的土黄色军服,陈朝阳步履沉稳地走了进来。

    刹那间,大厅内所有的议论声戛然而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