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蘅芜君 (第2/3页)
薛姨妈被女儿眼中的锐光以及提及薛蟠带来的刺痛镇住,颓然跌坐回去,泪如雨下:
    “我的儿……你说的是……只是,苦了你了……”
    “女儿不苦。”
    宝钗语气缓和下来,安慰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只要我们行事光明,信誉不倒,自有新的财路。”
    果然,薛家主动补巨额税的消息一经传出,在商界和官府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以往与盐商牵扯的皇商,多是能躲则躲,能赖则赖,如薛家这般“壮士断腕”的,实属罕见。
    虽有人暗中嘲笑薛家傻气,但更多的明眼人却看到了薛家新任当家人的魄力与远见,以及其背后可能与贾府、乃至更高层势力达成的某种默契。
    一时间,“薛家女公子行事磊落,恪守国法”的名声悄然传开,原本因薛蟠之事而对薛家避之不及的一些正经商号,也开始重新与薛家接触。
    稳住基本盘后,宝钗并未停歇。她亲自去大观园与探春深谈。
    “三妹妹,你们那高产作物的试验,如今进展如何?”宝钗开门见山。
    探春这几日正为扩大试验田规模所需的资金发愁,见宝钗问起,便叹道:
    “番薯育苗尚可,但若要大规模试种,引进更多新物种,并记录分析数据,所费不赀。府里如今这般光景,老祖宗虽支持,我也不好开口太多。”
    宝钗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张银票,轻轻推至探春面前:
    “这是三千两银子,算是我薛家投入项目组的,专用于扩大试验田、引进新种及一应开销。不必走公账,由项目组自行支配。”
    探春又惊又喜:“宝姐姐,这如何使得!你们薛家如今也正艰难……”
    “三妹妹莫要推辞。”
    宝钗打断她,目光深远,“这并非无偿资助。我仔细看过你们记录的番薯数据,若果真能在北地推广成功,其利不仅在贾府,更在天下百姓。
    薛家商路遍布南北,若能借此机会,将来将成功的作物良种、种植之法,通过薛家商队推广开来,于国于民是善举,于薛家,亦是开辟了一条稳固长久的商路。这三千两,是投资,亦是定金。”
    探春闻言,心中豁然开朗,对宝钗的商业眼光与魄力佩服不已,当下也不再矫情,收下银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