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另辟蹊径 (第2/3页)
你也知晓了。你琏二哥……唉。”
    她适当地流露出一丝哀伤,随即话锋一转,“如今府里正是用人之际。我听闻,你于圣贤书上进益不大?”
    贾环脸一红,头垂得更低,讷讷道:“孙儿愚钝,有负祖母期望。”
    “人各有志,亦各有其才,不必强求。”
    贾母的语气出乎意料的平和,“你既读不进那八股文章,未必就是无用之人。我且问你,你可愿为家族出一份力,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贾环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敢置信的光彩:
    “祖母……孙儿、孙儿自然是愿意的!”他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发颤。
    “好。”贾母点了点头,“既如此,从明日起,你不必再去家学死磕那些经书了。我会安排几个人带你,学些别的。”
    贾母的安排很快便落实下来。
    带头的是一个名叫冷子兴的中年人,他是周瑞的女婿,常年在外面行走,是个古董商人,三教九流皆有涉猎。
    此外还有一位退了役的老账房,和一位在市面上消息极为灵通的“包打听”。
    冷子兴初接这差事时,心里还有些嘀咕。
    他虽靠着贾府这棵大树做些生意,但对府中这位“形容猥琐,举止荒疏”的三爷,也是早有耳闻,只当是个不堪造就的纨绔庶子。
    可今日一见,虽仍显得有些拘谨阴郁,但眼神清明了许多,举止也沉稳了些,与传言大相径庭。
    他心中不由诧异,看来府中近来整顿,连这位小爷也受了影响。
    贾母让他带着接触算账、古玩鉴定和市井消息,他表面应承,心里却是不以为然,只打算敷衍了事。
    然而,几次接触下来,冷子兴的看法却大为改观。
    他先是拿了些复杂的陈年旧账给贾环看,本想看他出丑,不料贾环对着那些纠缠不清的数字,竟表现出异乎寻常的专注与敏锐。
    他仿佛天生对数字敏感,心算极快,往往能一眼看出账目中不合常理、刻意隐藏的勾当,那份洞察力,连老账房都暗自吃惊。
    冷子兴又带他去逛琉璃厂,有意考较他眼力,拿了几件高仿的瓷器混在真品中。
    贾环起初还有些生涩,但很快,他仿佛有一种近乎本能的直觉,能感受到物件上沉淀的“气”。
    他指着那件仿得最像的宣德炉,犹豫道:“这个……看着都对,但总觉得‘火气’未退,不如旁边那个温润。”
    竟一语中的!
    这眼力,若非常年浸淫此道,便是天赋异禀!
    更让冷子兴心惊的是贾环对人心算计的领悟力。
    当他讲述一些市井纠纷、商场倾轧的案例时,贾环总能迅速抓住关键,精准地剖析出各方的利益诉求和可能采取的手段。
    其角度之刁钻,心思之缜密,全然不似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倒像个在名利场中打滚多年的老手!
    这贾府三爷,哪里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分明是块未经雕琢的璞玉!
    只是以往被耽误了,路子走歪了!
    以往的贾府……
    冷子兴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自己昔日对贾府的评价——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外表看来还是“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但内里已经“萧疏了”。
    “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
    “一代不如一代”。
    可如今看来,这贾府,自那位史老太君出手后,竟是风气大变!
    宝玉显露律法天赋,探春、宝钗执掌园务,连这最不起眼的贾环,竟也藏着这等偏才!
    更听闻府中还要开设什么“实用技能班”,聘请老吏、医官、农人授课!
    这哪里还是那个只知安富尊荣的勋贵府邸?
    这分明是在未雨绸缪,脚踏实地地培养能支撑门户的实干人才!
    冷子兴心中对贾府的看法,在这一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收敛起最后一丝轻视,态度愈发恭敬起来。
    贾环并不知道冷子兴心中这许多感慨,他只是觉得,看这些东西,比读那些“之乎者也”有趣多了,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