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倾听者 (第2/3页)
“张叔,我来吧。”
一个平静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
老张回头一看,又是李谨诚。
“你……”老张的眼神,同样充满了警惕,“不用你假好心!我自己的事,自己能行!”
他还在为那天,李谨诚被罚款时,自己没敢站出来说句公道话,而感到一丝羞愧和尴尬。
李谨诚没有跟他争辩。他只是走上前,站到鱼箱的另一侧,双手稳稳地抓住箱沿,沉声道:“我数一二三,一起抬。”
说完,也不等老张同意,便自顾自地喊了起来:“一……二……三!起!”
一股巨大的力量,从鱼箱的另一头传来。
老张只觉得肩上一轻,那原本重如山石的鱼箱,竟被轻而易举地抬了起来。
两人合力,稳稳地,将鱼箱放在了摊位上。
“谢……谢谢……”老张喘着粗气,看着李谨诚,有些不自然地说道。
“没事,张叔。”李谨诚甩了甩手上的水,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样子,“您腰不好,以后有这种重活,叫我一声就行。”
说完,他又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角落。
老张看着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最终,也只是化作了一声复杂的叹息。
接下来的几天,李谨诚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生活。
他依旧守着自己那无人问津的摊位,像一个自暴自弃的幽灵。
但同时,他却成了整个市场里,最“热心”的人。
王大妈的板车轮子坏了,他默默地找来工具,满手油污地,帮她修好。
卖水果的刘婶,不小心打翻了一筐苹果,他一言不发地走过去,帮她一个一个地捡起来。
有菜农的三轮车链子掉了,他也是二话不说,上前帮忙。
他从不多话,也从不索取任何回报。他只是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默默地出现,然后,又默默地离开。
他的行为,让整个市场的人,都感到困惑不解。
那些曾经落井下石的同行,开始觉得,这个李谨诚,是不是被打击得精神失常了。
而那些曾经受过他恩惠,却又因为恐惧而疏远他的摊贩,比如王大妈和老张,心里则越发地不是滋味。他们看着李谨诚那日渐消瘦的背影,眼神里的愧疚,也越来越深。
李谨诚,正在用一种最笨拙,却也最真诚的方式,一点一点地,融化着包裹在众人心头那层坚冰。
他不再试图用道理去说服他们,而是用行动,去温暖他们。
……
这天晚上,市场里的人,已经走得差不多了。
李谨杜收拾好自己那几乎没什么变化的三轮车,却没有像往常一样回家。
他走到市场门口的小卖部,买了一瓶最便宜的二锅头,又称了半斤花生米。
然后,他提着酒和花生,径直走向了市场最深处,那个依旧亮着一盏昏黄小灯的角落。
卖鱼的老张,正在那里,独自一人,收拾着他的摊位。
他用刷子,费力地刷洗着鱼池里那厚厚的鱼腥和污垢。他的动作,很慢,很疲惫。昏黄的灯光,将他那佝偻的背影,照得格外凄凉。
“张叔,还没收完呢?”李谨诚的声音,在空旷的市场里响起。
老张被吓了一跳,回头看到是李谨诚,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你……你还没走?找我干什么?”他的语气,依旧带着戒备。
“没什么。”李谨诚晃了晃手里的酒和花生米,脸上露出一丝坦然的微笑,“就是看您辛苦,想找您喝两杯。”
“喝酒?”老张愣住了,他用一种审视的目光,上下打量着李谨诚,“我跟你,不熟。再说了,你现在,可是市场里的‘名人’,我可不想跟你扯上关系,惹一身骚。”
他的话,说得很直白,也很伤人。
李谨诚却丝毫不在意。
他自顾自地走到旁边一个空着的摊位上,将花生米倒在报纸上,又拧开二锅头的瓶盖,用两个不知从哪找来的、还算干净的玻璃杯,倒上了两杯酒。
浓烈的酒精味,瞬间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张叔,我知道,大家现在都躲着我。”李谨诚端起一杯酒,对着老张,遥遥一敬,“我也不怪大家。换做是我,我可能也一样。”
他顿了顿,自嘲地笑了笑:“我现在,就是一条丧家之犬。生意黄了,兄弟躺在医院里,回家还要被父母骂。说实话,有时候,真想找根绳子,一了百了。”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种真实的、令人心酸的疲惫和落寞。
老张看着他,眼神里那层坚冰,似乎有了一丝松动。
他放下了手中的刷子,沉默了片刻,最终,还是走了过来,在李谨诚的对面,坐了下来。
“你小子,年纪轻轻,别总把死啊活的挂在嘴上。”他端起那杯酒,却没有喝,只是放在鼻子底下,闻了闻。
“敬您一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