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现世·火车杂谈·上 (第3/3页)
么闲吧,为了几张图片扒人。”
    “我怎么忘了,你现在世界认知因为我俩所以是模糊的。”班长耐心道:“我应该这么说。”
    “主世界和本世界以及小说世界在融合,主世界入侵本世界的结果我们已经看见了,那么小说世界呢?”
    “我叔叔,张泽清。”班长伸手指了指上铺的张海桐。“他自己。他们都是小说,或者两个世界融合的产物。”
    “既然他们存在,那别人呢?”
    “别人也存在吗?”
    两个人的目光又落在张海桐身上。
    ……
    张海桐翻了个身。
    ……
    班长之所以如此笃定,除了已经证明的前因,还有那本新书。书中写到了张泽清。
    毕业于青海大学,之后一直作为守山人为张家人服务。他家里的老人早年在南疆生活,原本是个父母双亡为了逃征兵去的南疆。
    当时都要饿死了,是个老头子把他捡回去认作子孙。那老头姓张,张泽清的祖宗也就跟着姓张。这个姓氏就这么传了下来。
    班长是外姓,她妈妈不是张泽清家里的人,班长又跟妈妈姓,自然也不姓张。
    很难想象自己的亲戚被人以小说的形式写出来,而且还逢年过节自己还见过。最重要的是,他们在干一件非常与众不同的大事。
    守山人名义上不接受调动,可能一辈子都在一个地方守到老死,为的就是帮助路过有难的张家人。
    张泽清这一代已经没有几个孩子了,大家都不愿意回来。
    书里写到:
    张泽清文凭在那个年代已经很高了,学校的文化教育仍旧有着那个年代独有的理想教育。他身上有着文人的气息,总觉得要知恩图报。
    他的兄弟劝他:搭上两三辈的人,难道还不够吗?何况那也许只是老人的臆想,他从外面赚来养育孩子们长大的钱,或许只是因为卖苦力和种地。
    张泽清也扪心自问。
    后来仍旧放不下还在守山的老人。他回去了。
    从此以后,青海大学1993年毕业的一位学生,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没人知道他何处高就,又从事什么行业。
    似乎杳无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