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马上就十六岁 (第2/3页)
是兴奋地围着福安问这问那,恨不得立刻就去帮忙搬石头。
不几日,村北的坡地上便热闹起来。在林四勇的组织下,村里的汉子们挥汗如雨,按照林岁安的图纸,夯土墙、立梁柱、铺设排水沟。
林岁安的养猪场,在众人的期盼中顺利建成。那两头母猪不负众望,先后顺利产崽,共产下健壮的小猪仔二十余头,这让整个林家乃至帮忙的村民都欢欣鼓舞。
新猪舍功能分区明确,干净整洁。林三勇将这个猪场管理得井井有条,每日记录猪崽的饮食、精神状况,严格按照林岁安制定的流程进行喂养和清洁。
林大山、大河成了他的得力助手。田桂花则领着几个妯娌,负责打大量的猪草,按着岁安教的发酵猪食。
林家现在田地统一由林四勇管理,收的粮食统一分配,有点像还没分家的时候一样。一起劳作,花费统一出,但是吃喝各自小家做。每年盈利按户分。
像养猪场也算是林家的一个大创收,统一林家人管理,主负责人林三勇。
这杨做是为了打造林氏家族,他们底子薄,前期不这样一起出力,家族是起不来的,成立一个家族不是喊口号,现在不是计较谁占谁便宜的时候。
以后家里的创收项目会越来越多,等把基础打牢了再考虑其他的。
猪场的一切都走上了正轨。看着圈里一天天肥壮起来的猪崽,林四勇时常背着手在猪场外转悠,脸上是藏不住的满意。
长兴县城内外的景象,与一年前已是天壤之别。
城外的流民营规模显著缩小。大部分流民通过工分代税和荒地悬赏令,已被本地乡绅吸纳或自行垦殖成功,融入了长兴县的社会结构。剩下的小部分,也多以短工、佣户的形式存在,社会秩序基本恢复。
县城内的市集重新热闹起来。虽然商品种类和数量远不及以前,但粮食、布匹、盐铁等基本物资的流通已经恢复,甚至出现了少量由流民带来的北方手艺品。
韩彦并未因局势暂缓而放松警惕。县勇营的操练一日未曾停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