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招助手 (第2/3页)
过程中,有人紧张得说不出话,有人手脚笨拙分不清草药,也有人眼神飘忽,显然耐不住性子。林岁安静静观察,默默在心里做着筛选。
最终,她选定了五个人:
李二妞,十二岁,箬溪村木匠家的女儿,手指灵巧,分拣药材又快又准。
赵小草,十三岁,流民佃户之女,眼神里有股韧劲,说不怕血,“俺娘上次生弟弟流血,就是您救的,俺不怕。”
周槐花,一个十六岁的年轻媳妇,夫家也是佃户,为人沉稳,说自己“细心,会照顾人”。
另外两个,一个叫梅子,一个叫大丫也都是看起来老实本分、手脚利落的女孩。
“我这儿不是正式拜师学艺,”林岁安对选中的五人以及她们的家人说,“我也没那么大本事教出神医。就是跟着我做事,学着认药、制药、处理些小伤小病。活儿会很累,也很琐碎,要听话,要细心。愿意的,明天一早过来,先从分拣药材开始。做不好的,我也会让回去。”
她没有用徒弟这个词,更像是招募助手。但这足以让被选中的家庭欢天喜地,连连保证一定会好好干。
从第二天起,林岁安的药棚就热闹了起来。原先略显空旷的院落一角,如今整齐地排列着几个新搭的竹架,上面晾晒着各式各样的草药。
林岁安站在院子中央,她面前站着五个年纪不一的女孩和一位年轻妇人。红丫则站在林岁安身侧,俨然一副大师姐的模样,腰板挺得直直的,下巴抬得高高的,小肚腩都有点遮不住了。
“我知道,大家心里可能都在想,跟着我做事,有没有工钱?给多少?”林岁安开门见山,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女孩们顿时屏住了呼吸,连最沉稳的周槐花也下意识地捏紧了衣角。这确实是她们和家人最关心,却又不好直接问出口的问题。
林岁安没有卖关子,直接说出了她与她爹跟四叔议后的决定:
“在我这里,头三个月,是学艺期。”她伸出三根手指,“这三个月,没有铜板的工钱。”
话音刚落,她能感觉到女孩们眼神微微一黯。但她接下来的话,又让她们抬起了头。
“但是,林家管你们一顿晌午饭。无论粗细,必定让你们吃饱。而且,”她语气加重,“你们在这里认的每一种草药,学的每一个口诀,练的每一次包扎,都是将来能养活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