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三章 故事继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十三章 故事继续 (第2/3页)

感觉又冒了出来。这一次,除了发毛,似乎还多了点……别的什么。

    她撑着伞回到府中,一夜无话。

    而谢无咎,淋着冰冷的雨水回到那座冷宫,换下湿透的衣衫,感受着身体微微的寒意,嘴角却勾起了一丝几不可察的弧度。

    很好。

    种子已经播下。

    他在她心里,终于不再是一个模糊的、可以忽略不计的影子。

    他坐在窗边,看着窗外淅沥的春雨,继续着他那危险的自我催眠。

    “这就是现实……”

    “我会在这里,陪着她……”

    “直到……永远。”

    他一遍遍地告诉自己,将那来自“未来”的、血淋淋的真相,那注定无法被原谅的疯狂,死死地压在灵魂的最底层,用眼前这看似平静、充满希望的“现实”,将其层层覆盖。

    他不知道这个“幻境”能维持多久。

    他不知道当“现实”的壁垒破碎时,会面临怎样的反噬。

    他甚至不知道,这样自我欺骗得来的“相守”,是否有意义。

    但他愿意一试。

    哪怕是用一个精心编织的谎言,囚禁自己一生。

    只要对象是她。

    雨,还在下。

    宫墙内外,两个灵魂,一个在无知无觉中悄然偏离轨道,一个在清醒的沉沦中编织着永恒的囚笼。

    而这囚笼,最终困住的,又会是谁?

    春雨连绵了几日,将皇宫的琉璃瓦洗得锃亮,空气里满是潮湿的泥土和花草清气。谢无咎的生活,在外人看来,依旧是一个落魄皇子该有的沉寂。他按时去上书房听那些枯燥的经义,在武场进行着不痛不痒的骑射练习,然后回到那座冷清的宫苑,对着几卷泛黄的兵书,或是庭院里那几竿翠竹,一坐就是半日。

    只有他自己知道,这平静的水面下,是怎样汹涌的暗流。他像一个最耐心的工匠,日复一日地加固着那层将疯狂与现实隔开的薄膜。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都在对自己重复:这就是真实。那些血与火,那些混沌与虚无,才是幻梦。

    他的“偶遇”策略,依旧在不疾不徐地进行。

    这日,上书房散学早,几位年纪相仿的宗室子弟相约去西苑试新到的弓弩。苏瓷也在其中,她一身利落的骑装,正与李洵兴致勃勃地讨论着某种弩机的改良之法,眉眼飞扬,神采奕奕。

    谢无咎远远跟着,如同一个无关紧要的影子。他看着李洵意气风发的侧脸,看着苏瓷眼中毫不掩饰的欣赏,灵魂深处被压抑的暴戾险些挣脱束缚。他深吸一口气,指尖深深掐入掌心,用细微的刺痛提醒自己保持“正常”。

    西苑的靶场颇为热闹。少年们轮番上阵,弓弦嗡鸣,箭矢破空,引来阵阵喝彩或惋惜。李洵果然身手不凡,连中红心,赢得一片叫好。苏瓷也试了几次,她力道稍逊,但准头极佳,亦得了不少夸赞。

    轮到谢无咎时,场内安静了一瞬。谁都知道这位皇子不受待见,武艺骑射更是平平。几个素来跋扈的郡王世子交换了眼色,带着看好戏的戏谑。

    内侍递上的是一张力道寻常的制式长弓。谢无咎接过,手指拂过冰冷的弓身,一种陌生又熟悉的触感传来。前世,他挽过裂天之弓,射穿过巨魔的眼瞳,也曾在幽冥殿前,以龙息为箭,直指神明。而这凡铁,轻飘飘的,如同玩具。

    他垂下眼睫,掩去眸底一闪而过的讥诮。他需要“正常”,需要符合这个“谢无咎”该有的水平。

    搭箭,开弓。动作略显生疏,甚至带着一丝刻意营造的僵硬。

    “嗖!”

    箭矢离弦,力道平平,轨迹也并非笔直,带着些微的晃动,最终,“笃”的一声,钉在了靶子的边缘,堪堪上靶。

    场内响起几声压抑的嗤笑。果然如此。

    李洵微微摇头,似乎觉得无趣,转头对苏瓷低声道:“弓术一道,非一日之功,还需勤加练习。”

    苏瓷看着那支颤巍巍钉在靶缘的箭,又看了看场中放下弓、面色平静无波、仿佛刚才那拙劣一箭并非出自他手的谢无咎,心里那种奇怪的感觉又浮现出来。他好像……并不在意别人的眼光?甚至,那平静之下,似乎藏着点别的什么?

    就在这时,一阵风吹过,靶场旁一棵老树上,一个巨大的蜂巢被风摇动,几只被惊扰的野蜂嗡嗡飞起,在空中盘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