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一章 故事继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十一章 故事继续 (第2/3页)

的交互,哪怕是“汲取”。它们选择了与那最后的火种一同,在永恒的静默中陪伴,直至彻底消散。

    强行突破并非不可能,但面对这种纯粹的、非攻击性的守护意志,粗暴的吞噬似乎……失去了意义,甚至可能玷污了这“样本”独特的价值。

    苏瓷的混沌丝线停顿在半空,掌心的核心微微闪烁,似乎在高速计算着得失。

    谢无咎也感受到了那股平静却无比坚定的拒绝意志。他看着那魂灵漩涡中心微弱的白金光点,看着那无数张平静而疲惫的面孔,心中那股暴戾的破坏欲竟奇异地平息了片刻。他看向苏瓷,发现她混沌的眸子里,第一次出现了清晰的……“犹豫”。

    她在衡量,是强行夺取这独特的“牺牲”规则与那未熄的“火种”,还是……尊重这份静默的终结?

    这是一个关乎“掠夺者”与“观察者”身份的选择。

    良久,苏瓷缓缓收回了混沌丝线。

    【记录坐标。】她的意念平静无波,【‘样本’类型:绝对守护型静默残骸。规则特质:牺牲,等价,群体意志。暂不汲取。】

    她切断了连接。那片魂灵海洋的景象消失在通道另一端。

    谢无咎有些意外,却又觉得理所当然。这才是苏瓷,永远以最高效、最符合“混沌”逻辑的方式行事。强行吞噬一个拒绝交互的静默残骸,收益未必高于消耗,且可能引来未知风险。记录,观察,或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这“样本”会派上其他用场。

    【继续。】苏瓷没有解释,探测波纹再次扫向虚空。

    这一次,她的目标锁定了一个散发着“尖锐”、“混乱”、“悖论”气息的泡影。

    新的“连接”即将建立。而他们的“墨水”瓶中,除了怨毒与绝望,是否还会加入“牺牲”的苦涩与“静默”的庄严?无人知晓。

    狩猎仍在继续,但猎手的行囊里,开始装入一些超出预期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或许将在未来,悄然改变“改写”的笔触。

    “记录坐标。”

    苏瓷的意念如同冰锥,将那片“牺牲”世界的静默残骸钉在了无形的档案中。她没有留恋,探测波纹如同冷静的蛇信,再次探入虚空,寻找下一个目标。谢无咎站在她身侧,灵魂依旧能感受到那“苦”味的余韵,像某种无法消化的沉淀物,留在了他疯狂的意识深处。

    【目标锁定。】苏瓷的意念传来,带着一种发现危险猎物的专注,【高活性规则冲突。疑似……内源性‘叙事’崩坏。】

    新的“连接”在她掌心的混沌核心震荡中建立。通道打开的瞬间,一股混乱到极致的、如同亿万种不同频率噪音混合的冲击波便迎面撞来!没有统一的意志,没有清晰的景象,只有无数破碎的、互相矛盾的“现实”碎片,如同被撕碎后又胡乱拼贴的画卷,疯狂地旋转、碰撞、湮灭!

    谢无咎“看”到天空同时是燃烧的赤红与冻结的深蓝,大地在液态与固态间毫无规律地切换,巨大的建筑残骸遵循着截然不同的物理法则漂浮或坠落。一些依稀能辨认出人形的存在,同时以年轻和衰老、存在与虚无的状态显现,发出意义完全相反的呓语。时间在这里是打结的线团,因果律彻底失效。

    这是一个从内部逻辑核心就彻底崩溃的世界!它的毁灭并非来自外力吞噬,而是源于自身“叙事”的极端矛盾与自我否定!

    【规则特质:逻辑悖论,现实解离,认知混乱。】苏瓷的混沌丝线如同在暴风雨中穿梭的飞鸟,艰难地避开那些毫无规律的能量乱流,试图捕捉那些在疯狂碰撞中偶尔闪现的、扭曲的规则碎片。【能量结构极不稳定,存在……高频‘现实重塑’波动。】

    就在她的丝线即将触及一块闪烁着七彩悖论光芒的规则碎片时——

    整个通道猛地一震!

    并非受到攻击,而是通道彼端的那个世界残骸本身,发生了一次剧烈的、“现实”层面的“刷新”!

    前一秒还是混乱不堪的景象,下一秒,所有碎片如同被无形之手抹去,瞬间重组为一个截然不同的“场景”——一片无边无际的、由单一几何图形构成的纯白色沙漠,天空中悬挂着三个静止不动的黑色太阳。

    但这“秩序”只维持了不到一次心跳的时间,白色沙漠便再次崩塌,重组为一片沸腾的、由液态声音构成的海洋……

    它在不断地、随机地“刷新”着自己的“现实”!每一次刷新,规则、物理常数、甚至基本逻辑都完全不同!

    苏瓷的混沌丝线在这种毫无征兆的、高频的“现实重塑”面前,显得措手不及!一次刷新中,丝线所处的空间属性突然从“可穿透”变为“绝对刚体”,导致部分丝线瞬间被绷断!另一次刷新中,时间流速骤然加快万倍,险些让丝线在瞬间走完其存在的全部寿命而老化消散!

    【连接稳定性低于阈值。】苏瓷的意念带着被干扰的杂音,【无法进行有效汲取。规则碎片无法捕捉,存在形态无法维持。】

    她试图强行稳定住一小片区域的“现实”,用混沌力场将其暂时“固化”。然而,当这个世界下一次“刷新”来临,她固化的那片区域如同沙滩上的城堡,瞬间就被新的“现实”浪潮彻底覆盖、同化,连一丝痕迹都未能留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