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 章 系统校准与非遗档案修复 (第2/3页)
周雨桐接过报告,目光停在 “浮游生物数量” 一栏 —— 数值比上个月增长了 30%,这是水质改善的重要信号。“之前康泰故意调低了水质达标阈值,让系统误判‘生态正常’,现在校准后,数据终于能反映真实情况了。” 她抬头看向柳清月,“文化板块的非遗档案修复得怎么样了?之前损毁的古琴谱还有多少没恢复?”
柳清月快步走到文化板块服务器前,屏幕上的古琴谱数字化文件还残留着几处错乱的音符,有的频率被恶意调高到 500Hz,有的节奏被截断,变成无法弹奏的片段。“还剩最后三组乐谱,都是祖父标注‘治水相关’的曲目。” 她从背包里掏出柳振庭的线装古琴谱原件,小心翼翼地摊开在扫描台上,“这些谱子上的朱砂标记,是祖父亲手标注的正确韵律参数,我们可以通过音叉频率反向推导修复公式。”
孙蕊和陈默凑过来帮忙,孙蕊用手机拍下谱子上的朱砂标记,每个标记旁都写着对应的音波数值;陈默则将这些数值录入平板的修复程序,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得飞快。当柳清月用青铜音叉敲出谱子上的 “羽音” 时,平板上的程序突然弹出 “频率匹配成功” 的提示,屏幕上错乱的数字音符开始自动调整,像归巢的鸟儿般,与原件上的标记渐渐对齐。
“最后一组乐谱修复完成!” 陈默兴奋地喊道,屏幕上的古琴谱终于完整呈现,从 “治水曲” 的开篇宫音,到结尾的羽音,每个音符的频率都精准无误。
就在这时,服务器突然发出轻微的 “嗡鸣”—— 此前解锁暗网核心时,守望者曾提及 “非遗修复后将触发生态联动机制”,此刻文化板块的界面上果然跳出一行金色文字:“非遗档案修复完成,触发‘音脉传承’机制 —— 古琴韵律已同步至生态监测系统,可辅助压制孢子异常。”
上官宇快速检查系统日志,发现 “音脉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