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3章 老太太的生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33章 老太太的生日 (第2/3页)



    这个黄金位置,别人想抢还抢不到呢!

    “哈哈哈,”孔主任笑着说道,“升官是高兴的事,只要真心的为老百姓做事,该得意就得意,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孔主任说的没错,南济县在曲书记的管理下,蒸蒸日上,就连治安也比别的县好得多,曲书记,还没来得及恭喜你,今天我就借此机会恭喜你。”宋明言笑道。

    “宋先生客气了。”曲书记一脸谦逊地说道。

    坐在这位置上的其他县的领导,表情都很羡慕。

    他们跟宋明言没有曲书记那么熟,这次来只能混个眼熟,南济县在发展中吃到了肉,他们也喝到了汤。

    但是谁不想吃肉,趁此机会来宋明言面前混混,说不准什么时候有投资就想起他们了呢?

    当然,这个可能性很低,但来一趟总不会亏。

    来这里的厂长也不少,都是受过宋明言帮助的,但是在这些领导面前,他们只能在别的桌。

    郎安县的曾书记举起一杯酒敬道:

    “宋先生,当初我们出了那样大的水灾,多亏了您的资助,郎安县现在发展的越来越好,开小商店的人越来越多,大家伙都没忘了您,您要是什么时候有空的话,可以去看看。”

    他给宋明言说起了郎安县的一切变化。

    以南济县为中心,靠近他周边的县市都吃到了手表厂的红利,包括郎安县。

    他们县里现在有手表厂专门开的手表外壳加工厂、包装厂。

    靠着这两个厂子,整个郎安县一片欣欣向荣,哪还看得出几年前受灾的模样。

    早先做货郎的人越来越多的开始选择开小商店,开小商店代表他们有一定的资产,福临商超对于他们的优惠力度不如货郎,但是依旧让大家有了一份稳定的生意。

    也有些人选择退出了货郎计划,琢磨别的生意,但有人退出就有人加入,宋明言的货郎遍布华国的大部分地方。

    即便是偏远的山区,也听说过福临商超,听说过宋明言。

    这都得益于那些货郎走街串巷时,跟人拉近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