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5章 建一座抵御强敌的战争堡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75章 建一座抵御强敌的战争堡垒 (第3/3页)

会种地打铁,得学本事,学算账,学看图纸,学道理,以后才能把咱们的城建得更好。”

    “学校?幼儿园?小初高?”谢云景重复了一遍,这些词对他有些陌生。

    “就是学堂,”沈桃桃解释,“不过更大,更好,教的学科更多,请先生来教,陆夫人懂医,可以教点草药常识;周莹懂机关,可以教点奇门之术;王玉兰会驭鹰,可以教其他人,阿鹂会戏曲,可以教孩子文艺类的……反正,有啥本事教啥本事,让孩子们都学。”

    谢云景看着图纸上那个标注着“学校”的方块,眼神微动。他想起军中那些大字不识一个,连军令都靠口耳相传的兵卒。如果……下一代都能识字明理……

    沈桃桃的手指又移向另一个区域:“这里是医院,同时是医科大学,也就是……大医馆,比陆夫人那小院大百倍。里面分好多屋子,有专门看发热咳嗽的,有专门看刀伤骨伤的,有专门给女人孩子看病的。请好多大夫,备好多药材,再也不用像现在,谁病了只能硬扛着等陆太医两口子救命。”

    她顿了顿,激动地说道:“还要有……产房,专门给女人生孩子的地方。干净暖和,有专门的稳婆和大夫守着。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女人在四面漏风的破屋里,疼得死去活来还没人理……”

    谢云景的目光落在那个标注着“医院”的区域,又扫过旁边一个小小的,写着“药房”,“门诊”,“急诊”的标记。他沉默着,想起了战场上那些缺医少药,哀嚎着死去的士兵,也想起了驿站里那些因难产而无声无息死去的女人……

    沈桃桃没注意他的情绪,手指继续在图纸上游走,带着一种近乎亢奋的节奏:

    “这里是大食堂,不是现在这种小灶房,是能同时坐下几百号人吃饭的大饭堂,干净亮堂,有专门的厨子,顿顿有热乎饭,有肉有菜。让干活的人回来就能吃上热乎的,不用自己再烟熏火燎地折腾。”

    “这里是绣坊,让春娘她们管,把会针线活的女人都集中起来。做衣服,做被褥,做军服,做鞋袜,统一样子,统一材料。又快又好,还能换工分。”

    “这里是豆腐坊,这里是酒坊,这里是油坊……做豆腐,酿酒,榨油,自给自足,想吃啥做啥,不用总靠外面换。”

    “还有这里,铁匠铺扩建二十倍,变成兵工厂。“

    她将图纸一翻,指着后面,”这是水力锤和齿轮锻打机,有了这些,我们就不用完全依赖人工打铁,而是可以流水线作业,兵器,铠甲,农具,锅碗瓢盆,要多少有多少。”

    她越说越快,手指在图纸上飞舞,仿佛那简陋的炭笔线条在她指尖下活了过来。

    一座座坚固的水泥房屋拔地而起,宽阔平整的道路四通八达。孩子们在明亮的学堂里读书,病人在干净的医馆里得到救治,工人们在轰鸣的工坊里挥汗如雨,士兵们在崭新的营房里枕戈待旦。

    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酒坊的醇香,铁水的灼热气息……不再是苦寒和绝望,而是生机勃勃的烟火气和钢铁般的秩序。

    谢云景的目光紧紧追随着她的指尖,随着她的描述,那原本模糊简陋的草图,在他脑海中迅速变得立体磅礴。

    这不再仅仅是一座城池。这是一座集民生、生产、防御于一体的战争堡垒。一个可以自给自足,抵御强敌的独立王国。

    眼前这张图纸所描绘的,已经远远超出了他对“城池”的认知。他看着沈桃桃那张因为激动而泛着红晕的小脸,双眼迸发出近乎顶礼膜拜的灼热。

    “这……”他的声音已沙哑颤抖,“这城……叫什么?”

    沈桃桃被他那灼热的目光看得心头一跳,下意识地舔了舔有些发干的嘴唇,脱口而出:“就叫……‘镇北军城’,怎么样?”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