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楼观道人 (第2/3页)
便寻了这处清净之地参悟《紫府箫章》。
此刻夕阳西沉,云海翻腾。他忽将玉箫凑近唇边,吹响第一个音调。
清越箫声破空而起,山间云雾随之翻卷。初时如幽泉滴露,继而似松涛阵阵,到后来竟化作龙吟凤哕,震得四周古松落叶。
更奇妙的是,随着曲调变化,韩云周身炁息竟与天地共鸣。
其中牵扯到劲力变化、天地炁机调用等等,是音法,同样也是以精神应和天地众生心灵之法。
忽的,韩云箫声一变,转为自然祥和声调。
箫声悠悠,如清泉漱石,在终南山的群峰间回荡。山风忽止,松涛渐歇,天地间只余这一缕清音袅袅。
最先现身的是一只白额山鹿,自林间轻巧跃出,昂首驻足,琉璃般的眸子映着落日余晖,耳尖随箫声微微颤动。
继而树梢沙沙作响,三五只青羽长尾的绶带鸟翩然而至,栖在韩云身旁的虬枝上,尾羽垂落如碧玉流苏。
岩隙间探出几只灰兔,鼻头轻耸,竟人立而起。溪畔老松后转出一头赤狐,却不似平日机警,只静静伏在苔石上。
远处山涧传来扑棱水声,原是两只白鹭涉水而来,雪羽上还沾着晶亮的水珠。继而有金丝猴、朱鹮、野猪等动物一同来临,万兽共朝。
当韩云停下箫声,众兽才恍然惊觉,重新散入山林之内。
“见自然,见众生,见天道!”
韩云嘴角微笑,看向手中玉箫:“道骨天成,祖师遗宝,不想竟还有化解戾气,涤荡心魔之用。”
正当韩云抚箫沉思之际,忽闻身后传来一声清朗长笑:
“好一曲祥和道韵,小友这箫艺,已得三分通玄真意了,不知是哪家子弟?”
韩云回首,但见一位鹤发童颜的采药老道一跃三丈,似腾似翔,身形如幻,快步而来。
其人广袖当风,腰间悬着个朱红葫芦,背有竹篓,足下草鞋沾着新泥,分明是徒步上山,却偏偏透着腾云驾雾般的逍遥意态。
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