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内景、外景 (第2/3页)
然,本就自在,世间诸般繁华景,无有一地停留处。
所以第二层对于韩云来说,自然勘破。
同时,菩提树大方光明,菩提叶散落,在内景空间之中显化无量世界。
这些世界皆是一念所化。
有千百人生之态,来自于各个时段以及人生经历中的幻想,以及自己所看过的一个个故事。
如青年时,幻想自己可以权倾天下,美女如云;看书时,代入其中,幻想自己如神似魔,一剑斩山海……
此皆种种妄念,虽无名,但却自心而起,心动则念成,念成则界俱。
佛陀一念而生三千世界。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摩诃止观》第五卷上云:“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
心在迷时,含三千法,对之执着不舍;心在悟时,也含三千法,但对之并不起执,而视为方便,视为性德。
一念三千的一念,是一念无明识心、烦恼心、介尔刹那一念之心。这一念虽是妄心,但与真心同源同体,需要止观功夫,使它返妄归真。
今释一念,乃是趣举根尘和合一刹那心,若阴若惑,若善若恶,皆具三千,皆即三谛。
大乘菩提心经第三层,借假修真,韩云需入这三千世界、万丈红尘之中,磨练自身,也体味众生百态,得疾苦悲心。
韩云凝视着内景空间中浮现的无数光点世界,每一个都似真似幻,演化诸般景象,蕴含着不同的故事与人生。
他深吸一口气,分出一缕心念,直接投入其中一个光点之中。
第一世,韩云睁开眼时,发现自己身着龙袍,高坐于金銮殿上。文武百官跪伏于地,山呼万岁。后宫佳丽三千,天下财富尽归己有。
他享尽荣华,醉生梦死。
起初,权力带来的快感令他沉迷。但渐渐地,他发现朝堂之上尔虞我诈,后宫之中勾心斗角。即便拥有无上权力,内心却愈发空虚。
最终,他在一场政变中被亲信背叛,死于乱刀之下。
第二世,韩云成为一名剑客。
他天赋卓绝,一剑出鞘,山河变色。他挑战天下高手,未尝一败。江湖中人闻风丧胆,称他为“剑魔”。
然而,随着剑术愈发高深,他却感到孤独。无人能理解他的境界,无人能与他论剑。最终,他站在山巅,望着苍茫云海,与剑同寂。
第三世,韩云只是一个普通人。
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娶妻生子,过着平淡的生活。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只有柴米油盐的琐碎。
他觉得乏味,但渐渐地,他从妻子的微笑、孩子的成长中感受到温暖。晚年时,他躺在摇椅上,看着夕阳西下,心中充满安宁。
…………
三千世界,万丈红尘。
韩云经历了无数人生,或富贵,或贫贱,或辉煌,或平凡。每一个世界的经历,都让他的心境愈发通透。
在世界破碎的一瞬间,世界光点又化作一片枯萎掉的菩提叶,落在菩提树下,化作养分,与此同时,又有一片菩提新叶长出。
不同的是,新长出来到菩提叶呈现金光琉璃色。
菩提树乃是现实记忆之锚点,使得韩云不会被三千世界中的经历而迷失,只会吸收其中经历作为养分。
如作为剑魔时,数十年的用剑经验;作为佛陀时,悟法求真;作为道者时,烧茅打鼎;作为皇帝时,权谋机变……
菩提树下,韩云缓缓睁开眼。
他的眼神深邃沉稳,却又清澈如山泉。三千世界的经历,已化作他心性的养分。
三千世界,三千轮回,大梦春秋,借假修真。
这种手段并非只能用一次,只要韩云想用的时候,完全可以再次幻化出三千世界,助力自己成长。
所谓功超虚空,速证佛果、智慧,便是由此而来。
一念而历三千世界,和其他佛家修行者相比较,能不快速吗?
两者之间,就像是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