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常足矣 (第2/3页)
述说道职,请全真祖庭撤销此脉分支。”
“这竹简我留之无用,干脆就予你吧!”
韩云深吸一口气,郑重收下竹简,拱手道:“多谢道长赐宝!”
玄真道长摆了摆手,笑道:“不必言谢,若你真能参悟其中奥妙,也算是了却贫道一桩心事。”
“况且数百年来我观代代祖师偏执于此,荒废自家修行,也许是葛祖传承真与我全真无缘吧。”
韩云将竹简小心收好,心中仍有许多疑惑未解。
他再次向玄真道长施礼道:“道长,这竹简虽为古物,但内容与流传的《抱朴子》并无二致。历代观主参悟数百年,不知可曾发现什么特别之处?“
玄真道长目光深远,缓缓道:“居士心思灵巧。这竹简看似寻常,实则暗藏玄机。”
他伸手在竹简上轻轻一拂,指向其中几处细微的刻痕:“你看这些纹路,并非天然形成,而是有意为之。历代观主皆认为,若能参透其中规律,或可窥见葛祖真传。”
韩云凝神细看,果然发现竹简边缘有极浅的纹路,排列似有章法,却又难以捉摸。
他沉吟片刻,问道:“道长可曾尝试过水火显形之法?”
玄真道长摇头:“竹简年久,不敢妄动。不过……”
他顿了顿,提点道:“先师曾言,葛祖擅长丹道,讲究火候二字,或许与这竹简有关。”
韩云若有所思,将竹简置于案上,指尖轻触那些纹路。
忽然,他察觉到一丝异样,某些竹片的纹理似乎能拼合成更大的图案。
“道长,可否借笔墨一用?“
玄真道长取来纸笔,韩云将竹简上的纹路一一描摹下来。
当所有纹路拼合在一起时,竟显现出一幅简略的山势图,其中一处标有丹炉之形。
玄真道长神色微动,但依旧面色平淡,好似早就知道了那里一般,直言道:“这是青虚山后山的丹霞洞。”
韩云心中一震:“莫非葛祖真传藏在那里?”
玄真道长叹道:“既然居士与竹简有缘,可自去一探究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