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0章 倒反天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40章 倒反天罡! (第2/3页)



    老张也道:“陆诚,你就讲讲,年轻人脑子活、思路新,我们这些老的思维都定性了,来来,给我们醍醐灌顶一下。”

    还醍醐灌顶,陆诚感觉有点被抬得太高了。

    “那我就简单说两句。”

    陆诚无奈走到了记录案情的白板旁边。

    所有人的眼睛都注视过来,放下了茶杯、按灭了烟头,都是一副认真聆听地模样。

    李国祥也半倚在办公桌旁,听陆诚讲。

    “我经历的刑事案件两只手都数得过来,经验肯定没有在场的前辈们足,如果讲的不好不对,就当个乐子好了。”

    大伙儿都笑了笑。

    陆诚说得谦虚,但刑警队的一帮人可没把陆诚当菜鸟。

    才见习期,名头就响彻了小半个江海警界,肯定有非常的本事。

    还好陆诚凭借【记忆强化】吞了很多专业书籍进脑子里,不至于空空如也什么都讲不出来。

    再加上系统技能【抽丝剥茧】赋予的分析推理能力,没什么经验确实是谦虚的说法。

    以他现在的破案能力,甚至比一些老刑侦都要强上一点。

    他就以几次参与过的刑事案件为例,结合啃过的专业书籍,把自己在真实案例中运用到过的心得体会说了一说。

    大家期待这个江海警界新强人能说出一些让人惊喜的东西。

    但想到对方经验尚浅,万一真说了一些他们都耳熟能详的东西,就不免会失望。

    毕竟,陆诚现在在他们心里,预期还是挺高的。

    当陆诚侃侃而谈几分钟之后,所有人都支棱起了耳朵,聚精会神听了起来。

    这小子,是有真东西啊!

    还有人拿笔记录,跟老师讲课一样。

    “……推理有时候不能按部就班,常规路走不通,就要尝试下‘野路子’,说不定大力出奇迹呢?”

    “有句话谁说的我忘了,破案不是解数学题,有时候你得学会用脚趾头思考。听着是糙了点,但意思就是,别被条条框框束缚死。得代入!”

    “犯罪现场其实是罪犯心理投射的‘舞台’。凶手在那‘舞台’上留下的每一个动作痕迹,都是他内心戏的‘弹幕’!”

    “理解犯罪者,比理解受害者更重要。”

    ……

    “……痕迹分析,强调动态痕迹反映行为习惯。把自己代入成凶手,重新模拟一遍作案经过是很有必要的,痕迹肯定会留在现场,如果找不到,就反复找。”

    “袁师傅问我,是怎么发现纤维和头发的,我就是确信凶手肯定在那些地方留有线索,所以找得非常仔细,有可能的话,泥土我都要一粒粒扒开。”

    “魔鬼藏在细节里,天使也藏在细节里。”

    ……

    “找不到证据?有的时候,最不可能的地方,往往藏着最关键的钥匙。”

    ……

    ……

    办公室里,只有陆诚的声音。

    其他人就差屏住呼吸听了。

    陆诚也是讲着讲着就把思维发散了出去,把啃过的专业书籍上总结出来的东西,再加上【抽丝剥茧】实战推理分析能力的加成。

    他讲的东西不是有用,是太有用了。

    不是有道理,而是太他妈有道理了。

    一些警员把陆诚的东西对照以前的案子进行复盘,惊掉下巴。

    还真是那么回事儿!

    一些老刑侦破案都是经验主义,按照以前师父教的三板斧,现场勘查、走访排查、审查。

    现在听陆诚讲了很多新东西,真的就是醍醐灌顶,一点都不夸张。

    老张咬着笔头,笔记记了一页又一页。

    “等等,陆老师,说慢点,你刚才说的什么洛……物质交换原理,能不能再说一遍,没听懂。”

    其他老警员也是点点头,整这么专业啊,跟不上了都。

    “洛卡德物质交换原理,不用理会这种国外词汇,我就顺嘴一说,说白了就是‘雁过拔毛,人过留痕’的意思。”

    陆诚喝了一口茶,润了润。

    李国祥见陆诚的一次性水杯见底了,亲自帮他续满。

    陆诚刚想感谢,李国祥伸手阻止,用眼神说“你继续讲你的”。

    他原本以为陆诚只是简单讲两句,没想到竟跟大学教授讲课似的。

    他是真有东西啊,而且是完全可以运用到实际破案过程中去的。

    连李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