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主动推销 (第2/3页)
算是成婚我也会继续在茶楼里做下去的。”如果因着要嫁人只能辞工,那这个婚她宁可不成了。
崔清漪虽是再问杨梅的意见,但她想得到的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杨梅坚定的选择在她手底下继续干。
杨梅是个很有能力的女子 ,若是一生只专注在男人和孩子身上,崔清漪觉得浪费。
“那我就直说了,芦花镇是我的封地,从前种种抛过不提,如今我既已经接手了这个烂摊子,那芦花镇便不可能像从前似的靠着点微薄的救济粮过活。
芦花镇百姓要靠着商队翻盘,我这个乡主也要靠着芦花镇的商队过活。
但你也看到了芦花镇百姓的眼界有限,他们甚至对走到东平县城都有所畏惧。所以我需要更多的人帮我,你愿意来帮帮我吗?”
杨梅只觉得东家一双眼里都是希冀的光,她本来就不打算拒绝,如今更是不可能拒绝,“东家尽管吩咐,杨梅愿意的。”
瞧着小姑娘脸上都是激动的红晕,崔清漪没觉得自己不厚道,虽然有一点前世上司画大饼的嫌疑,但她其实是个很有良心的东家,手下人给她卖命赚钱,她给的工钱可绝对不会少就是了。
崔清漪伸手拉过杨梅的手拍了拍:“我果然没看错你,是个上进的姑娘。”
经过这一晚的谈话,杨梅第二日起了个大早便挨家挨户去拜访县城的客栈酒肆,虽然她还不太能理解乡主说的主动出击,但不耽误她按照乡主说的办法一比一去试试。
东平县自打有了和洋人的互市,县里的客栈酒楼便层出不穷,大大小小不下几十家。
大抵是从没见过有主动上门卖醋的,第一家酒楼掌柜完全是怀着几分好奇心接待了杨梅,虽然最后没能成交,但第一次尝试收获的善意让杨梅一颗心都鼓胀了起来。
第二天,杨梅拜访了十一家酒楼,其中有三家表示愿意买上一些芦花镇的豆制品试试,表示若是客人喜欢今后可以继续在杨梅这里买进。
杨梅回到乡主府的时候,脸蛋发红,一半是晒的一半是激动的。
(补第二章2000字)
崔清漪仔细听了杨梅的回话,在谈到推销的细节时问的尤为仔细,杨梅没觉得乡主这是不信任自己,相反对于乡主如此平易近人的姿态,杨梅打心眼里感受到了被重视的滋味。
“因着陈掌柜经常来咱们茶楼喝茶听戏,他的酒楼生意不错,但看在熟人的面上还是给了我一点时间说话.....陈掌柜的酒楼在县里开了很多年,老顾客有不少,但现如今咱们县里好的酒楼层出不穷,陈掌柜的也在烦恼新客不多呢。.”
崔清漪对这位开着酒楼的陈掌柜没什么印象,但从杨梅的话里就知道这位陈掌柜如今也正面临着一个坎,从前县里就这几家有牌面的酒楼,每家都有自己的经年累月积累下来的客人。
如今可就大不一样了,随着互市的兴起,不光本地的老牌酒楼在想尽办法揽客,层出不穷的新酒楼更是后劲十足。
话到这里,崔清漪便笑着夸了夸杨梅:“我果然没看错你,是个洞察力很强的姑娘。对外销售货品是我们的目的,但在实行的过程中也不能一味的只说自己的好,也要看到对方需要什么,若是能适当为对方提供帮助,才能达成长久的合作关系。”
杨梅眼睛亮晶晶的,前几日和乡主的谈话中她总觉得自己有种迷迷瞪瞪,似懂非懂的感觉,可自打自己出去跑了一圈有些问题好像突然就明白了。
做生意还真是一门学问。
有了成交的经验,杨梅如今正是干劲满满的时候,再被崔清漪这么一夸就更有劲儿了,“乡主放心,杨梅肯定不会让您失望。”
崔清漪:“好好干,等着月末你能成交多少单,我让账房每单给你奖励,能赚多少就看你自己了。”
杨梅眉眼弯弯没有说些客气话拒绝,崔清漪一直都是个大方的东家,鸿雁茶楼开业到现在,基本每个月茶楼里从掌柜到伙计都能得到月银之外的奖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