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作坊投入生产 (第3/3页)
舌头也品尝不出不同风味红酒的区别,比起优雅的品酒活动,崔清漪宁愿多看看盛酒的木桶。
她曾在一家酒庄见过中式甑桶,闲得无聊的讲解员那会或许心情正好,十分详细又耐心的替崔清漪讲解了中式甑桶的使用原理。
所谓甑桶,其实就是一个上宽下窄的木桶,是华国白酒特有的传统蒸馏设备,底部是篦子,上部覆盖云盘和天锅,(因为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没有独立的冷凝器,天锅用来盛冷水冷凝蒸汽。)
“具体的一两句话也说不清楚 ,图纸在里面就由梁掌柜你组织芦花镇的木匠,先做出一个甑桶来,和豆腐坊一样实际操作一遍想必很多疑问就解决了。”
梁掌柜瞧着册子上那个名为甑桶的器具,目光郑重的点了点头。
崔清漪最后交代一句,“这册子上的东西可都是咱们芦花镇百姓和诸位养家糊口的秘密,万万不可泄露出去。”
崔清漪其实压根没有垄断任何一项技术的想法,就比如最开始的双面绣,但谁让她的芦花镇穷呢,这些挣钱的法子她就只能自己紧紧捂住了。
这也是崔清漪之前非得让芦花镇那些个半吊子木匠跟着做工的原因之一,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匠人,只有芦花镇自己有才最可靠。
说完了清酒坊和豆腐坊,还有陈醋坊和酱油坊,负责这两个作坊的管事在崔清漪看过来的第一时间便开口表态:“乡主放心,按照这册子里面的内容我们必定会做出有芦花镇风味的酱油和醋的。”
崔清漪满意点头:“既然如此,如今天时地利人和,诸位便抓紧时间让我们的厂房运作起来,这期间除了作坊的工人,无关人员一律禁止进入厂房。”
等着将人都打发走了,崔清漪这才松了口气,有时候她也会想若不是袁氏突然出现打乱了她的生活,她如今或许还在槐花巷过着悠哉的小日子。
但换个角度来看,忙碌充实的日子也很不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