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满月 (第3/3页)
饱满,文化典故 ,古今造化信手拈来,十分能带动观众的情绪,让台下的看客情绪跌宕起伏,乃至于久久不能平息。
满月不傻之前大抵是个十分活跃的性子,进了包间便左看看右看看,摸摸屋内的摆件又伸手去晃崔清漪坐着的宽大的椅子。
崔清漪养孩子大抵是十分宽容的那种,任由满月在不大的包间里跑来跑去也没有不满,还是陈妈看不下去在满月推开包间朝外的窗户时将人拉住了。
“满月乖,外面下着雪呢,开了窗仔细着凉。”
满月活泼归活泼,但不是闹腾的性子,陈妈说了不许便乖乖回来,被安置在崔清漪身边坐下,崔清漪随手抓了一把花生递过去 ,满月的所有注意力便全集中在那些花生上了。
茶楼的掌柜是崔清漪后来聘回来的,是个读书多年明白许多道理却和官场无缘的中年年书生,自打来了茶楼也是兢兢业业。
知道今日东家要来听说书,早早的便让人将留给东家的包间打扫干净,放上了炭盆。
眼下更是亲自上来询问:“东家,您要喝点什么茶,今日后厨供应的有翡翠糕,红豆酥,山楂糕给您每样来一点?”
崔清漪笑了笑:“今日难得悠闲又是初雪,不喝茶,让田婶温上一壶黄酒,上些好克化的糕点。你自去忙你的,我这里有需要再去招呼你。”
崔清漪这东家大概是掌柜的见过最好说话也最爽快的,无论是发工钱还是做生意都一等一的爽快,知道她说这里不用他招呼就是真的不用,便爽快的离开去忙了。
田婶如今帮崔清漪管着鸿雁茶楼后厨的地界,听闻东家来了也是亲自准备好了东西端上来,她对崔清漪是真心感激。
胖丫在女学里学了一手做糕点的好手艺,如今已经是能出师。
她也托了崔清漪的福在茶馆做工这几个月攒下了一点银子,“我跟当家的商量着把我们手里的银子凑一凑,再从外面借上一点给胖丫把糕点铺子开起来,总不能让她学了这么好的手艺,放着白白浪费了。”
崔清漪闻言也有了几分兴趣:“哦,可是已经看好了铺子的位置?”
说起这个田婶子便皱了皱眉:“我和她爹想着就开在东山脚下那一片,来往的学子多生意能不错。
但胖丫也不知怎么想的,非得要去城中糕点铺子多的地方扎堆,那里好几家开糕点铺子的,咱们去了哪能有生意?”
崔清漪仔细寻摸了一下这两处地方,感觉都还不错。
但这种是事最终还是得田婶自家人商量着拿主意,“胖丫有手艺,又有家里人在旁帮衬,不管铺子开在哪生意都能不错。”
这话田婶子爱听,心满意足的离开了崔清漪的包间,又干劲满满的去守着后厨了。
蒟蒻带着乔母姗姗来迟,进门时乔母满面的喜色,但崔清漪瞧着蒟蒻眉间竟蹙着几缕愁绪,瞧着兴致不高。
看见崔清漪才勉强打起了精神。
说书在大晋的茶楼是很常见的一种表演形式,自然没有秦腔和皮影戏那般的吸引人,但客人们都想着那可是鸿雁茶楼,说不得这说书也能整出几分新花样。
一些鸿雁茶楼的老顾客早早的就预订好了位置,只等着这一天来了。
今日的第一个惊喜是崭新的茶具给的,鸿雁茶楼统一换了小巧的白瓷茶具,连带着茶杯小火炉都放在一个木质的托盘里;瞧着就精致。
另一个九宫格的托盘里分别放着小份的茶叶,橘子,桂圆,花生,瓜子,甚至是坚果。
有那第一次来鸿雁茶楼的不明白这是个什么意思,立即便有负责这个区域的跑堂上来为他们解惑:“您瞧这大雪天,咱们自己个约上三五好友围炉而坐,自己煮茶的时候一边听着故事一边欣赏窗外的雪景,是不是悠哉极了,这日子便是神仙来了也不换啊。”
这跑堂会说话,惹得客人大笑过后瞥见窗外簌簌飘落的雪花,拍手称赞,‘可不就是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