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剑起处 第二十六章 商议 (第2/3页)
了摇头,语气平和却坚定:“赵大人勇武可嘉,但岂不闻‘国虽大,好战必亡’?北境一战,我军虽胜,亦是惨胜,边军精锐折损近半,国库消耗巨大,亟需休养生息。此时再启大战,劳师远征,胜负难料,若稍有闪失,恐动摇国本。狄人提出谈判,虽未必诚心,却也是我方争取时间、恢复元气的机会。”
“王相莫非是怕了狄人?”赵崇语带讥讽。
“非是惧怕,乃是务实。”王文渊不为所动,“陛下,臣以为,谈判可谈,但底线必须坚守。划界绝不可让步,互市可有限度开放,需严加监管。至于战俘赎回,亦可商榷,但需狄人付出足够代价。”
文臣一派大多点头赞同。朝堂之上,立刻形成了文武对立、争论不休的局面。
梁帝听着双方的争论,眉头越皱越紧,目光最终投向一直沉默的凌震岳:“凌爱卿,你久镇北境,与狄人交手最多,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凌震岳身上。他的态度,至关重要。
凌震岳沉吟片刻,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沉重的压力:“陛下,诸位同僚。狄人此番南侵,决心之大,攻势之猛,远超以往。其背后,恐非兀朮一介莽夫所能主导。”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说出了石破天惊的话语:“老夫怀疑,此次狄人行动,乃至兀骨的出现,或许都与一个人有关。”
“谁?”梁帝下意识地追问。
凌震岳吐出四个字,却让整个紫宸殿的温度仿佛都下降了几分:
“狄部大祭司——赫连勃勃。”
这个名字仿佛带有魔力,方才还争论不休的众臣,瞬间安静了下来。许多年轻些的官员面露疑惑,而如王文渊、赵崇这等老臣,脸色则瞬间变得无比凝重,甚至带着一丝惊惧。
“赫连勃勃……那个老怪物……他,他不是据说早已坐化了吗?”赵崇失声道,声音都有些变调。
凌震岳摇了摇头,眼神深邃:“百年前,他便是金丹后期的大修,号称狄部千年来的第一强者,也是狄人各部族能够凝聚在一起的精神图腾。当年北境烽火连天,大半因他而起。后来他突然销声匿迹,有传言他冲击元婴失败已然坐化,也有传言他闭了死关。但究竟如何,无人知晓。”
“老夫与兀骨交手时,能感觉到他的功法路数,阴邪诡异,与百年前赫连勃勃的手段颇有几分相似,且得其真传,威力无穷。兀骨,极有可能是赫连勃勃的亲传弟子。”
“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