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89 章 餐间小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 89 章 餐间小谈 (第2/3页)

出头鸟?不,他这是抢先上岸。

    戴鹏宇一走出书记办公室的门,感觉走廊里十几道目光“唰”地一下聚焦在自己身上!那些都是办公室和隔壁科室的“有心人”,一个个看似在忙着手头的事,眼神却像探照灯一样在他脸上扫来扫去,试图解读出任何一丝情绪密码。

    戴鹏宇后背还湿着,脸上却努力挤出一点“如释重负”的平静。他目不斜视地往自己办公室走,但经过几个“老熟人”工位时,极其轻微、几乎不可察觉地点了下头,眼神飞快地交流了一下——那意思再明白不过:“交代了,没事了,按政策来,赶紧!”

    就这么一个微小的动作,如同在平静的油锅里滴进了一滴水!

    那几个一直竖着耳朵、心不在焉敲键盘的人,眼神瞬间闪烁起来!有人长长吐了口气,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

    有人则眉头紧锁,似乎在激烈地天人交战;还有人手忙脚乱地抓起桌上的水杯猛灌一口,掩饰内心的慌乱。

    没人说话,但办公室的空气里,仿佛响起了无声的号角。

    很快,一个、两个、三个…身影默默地站起身,或走向洗手间,或假装去档案室,没人知道他们具体要去哪里,但目标都很明确——得赶紧回办公室翻翻自己的抽屉,或者找个安静地方给家里打个电话了。

    李毅飞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将外面这无声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尽收眼底。他端起保温杯,吹了吹热气,呷了一口浓茶。

    嗯,不错。县纪委在嵇根宝手里烂是烂了点,但还没烂到根子里,至少还有一批脑子清醒、知道怕、也愿意抓住机会自救的人。这就好办多了。

    官场嘛,急不得。火候到了,该熟的果子自然会掉下来。他现在要做的,就是稳住火,看准时机,该收网时绝不手软。稳坐钓鱼台,看风起云涌,也是一种境界。

    一个上午,李毅飞的办公室门开了又关,关了又开。陆陆续续,像排队领号似的,来了十几号人。

    有像戴鹏宇那样主动交代问题的科级干部,也有几个普通科员,甚至还有一个借调来的小伙子,紧张得话都说不利索。

    内容大同小异:都是在嵇根宝时期,被裹挟着、半推半就地收了些“好处费”、“辛苦费”或者超标福利,金额从几千到几万不等。

    几乎都是办公室、档案室这类非核心业务、但容易接触到“福利”发放的岗位人员。

    核心的纪检监察室、审理室那些手握调查权的“刀把子”们,暂时一个没露面。看来水更深,骨头也更硬,还在观望呢。

    李毅飞耐心地听着,表情平静,偶尔问一句细节,更多时候只是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他心中了然:这些都是些小虾米,属于“苍蝇”级别。真正的“大鱼”,还在水底沉着气。不急,饵已经撒下去了,线也放长了。

    “嗯,情况我知道了。按上午说的政策办,回去写份详细说明,把不该拿的钱准备好,交到指定地方。组织上会酌情处理。” 这是他对每个人说的结束语。

    看着那些人或释然、或忐忑地离开,李毅飞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水,已经开始搅动了。

    中午十二点,县委机关食堂人头攒动。李毅飞刚打好一份标准的工作餐(两荤一素一汤),抬眼就看见县委书记庄稼官和县长韩国豪并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