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37 章 返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 37 章 返校 (第2/3页)

上一层流动的金边。操场的塑胶跑道还凝着夜里的潮气,湿漉漉地反着微光。

    几个穿着厚实的学生,正各自在跑道边活动。寒气刀子般刮过脸颊,他换上运动服,深深吸了一口冷冽的空气,呼出来时凝成一小团白雾。双脚踩上跑道,发出细碎的“沙沙”声。

    “毅飞!”一声清亮的招呼自身后响起。李毅飞放缓脚步回头,是顾师姐。

    她扎着利落的高马尾,运动服外套的肩膀处洇湿了一块。她手里握着本《黄帝内经》,深蓝色的封面边角已经磨损卷起。

    “新年好啊师姐!”李毅飞应道,目光落在师姐那双沾了些许新鲜泥点的运动鞋侧面,“你这是跑了多远?”

    “从西边那个大公园一路跑回来的。”顾师姐抬手抹了把额角的细汗,几缕碎发被汗水黏在微红的脸颊上,“在家待着,总觉得骨头缝里都发懒,不如早点回来整理论文材料。”

    两人并肩慢跑起来。李毅飞讲了些老家的年节琐事,顾师姐则兴奋地说起寒假在图书馆古籍部角落里的意外发现——几页字迹娟秀的明代医案抄本残页,她的眼睛在薄光里亮得惊人。

    提到共同的导师夏老师,顾师姐的声音放轻了些:“听说夏老师这次回来,手上有新项目。”她侧头看向李毅飞,“还记得去年附院收治的那个中风后遗症严重的王大爷吗?

    就是夏老师调整了补阳还五汤的配伍,症状改善很明显。”这话像块小石子投入心湖,李毅飞立刻想起年前夏老师开给他的那张长长的书单,《伤寒论》《金匮要略》……厚厚一摞堆在床头,每本书的扉页上都被导师写满了批注。

    “师姐,”李毅飞绕过跑道上一洼积水,“你……是打定主意要继续跟着夏老师读博了?”

    顾师姐的脚步微微一顿,目光投向晨雾中渐渐显出轮廓的教学楼群:“夏老师总说,学中医,讲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跟在他身边抄方、整理病案,一晃三年了,越往深里钻,越觉得这潭水深。”

    她说着,从口袋里摸出个小铁盒,倒出两颗润喉糖,递了一颗给李毅飞,“对了,上次给你那本《叶天士医案》看得怎么样了?

    里面有个治眩晕的方子,用药思路很特别,我琢磨了半宿,回头得好好跟你讨教。”两人边跑边低声讨论着医案里的遣方用药,浑然忘了时间。

    直到金色的阳光爬上跑道旁梧桐树的枝梢,李毅飞才猛地感到后背一片冰凉,汗湿的运动服紧贴在皮肤上。顾师姐也气喘吁吁:“走,校门口那家汤馆,新添了生煎包,味儿正,暖暖去!”

    回宿舍的路上,李毅飞习惯性地绕道经过实验楼。透过玻璃窗,能看见里面一排排培养箱的指示灯在昏暗的光线里亮着。

    墙角堆着几大箱新到的实验耗材。他想起夏老师镜片后那双锐利的眼睛,和她那句常挂在嘴边的话:“学医如行船,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推开宿舍门,窗台又落了一层薄灰。他索性脱掉外套,卷起袖子。利落地将床单被罩扯下来塞进盆里。接着开始收拾书桌缝隙里的积尘。

    阳光斜射进来,落在他刚拖完还泛着水光的地上。书架上的医书被重新码放整齐,窗台上那盆蔫了几天的绿萝也喝饱了水,灰扑扑的叶子舒展开来。

    手机嗡嗡震动起来,是顾师姐的信息:“我到门口了,带了个新朋友一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