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29 章 研学之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 29 章 研学之名 (第2/3页)

 路边早餐摊早已支起炉灶,蒸笼里热气腾腾,包子、油条、豆浆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勾动着行人的食欲。

    李毅飞虽然腹中空空,却无心停留,他的心思早已飞到了即将开始的行程上。

    九点整,李毅飞整理好衣着,背上背包,走向计划中的第一所学校。根据前世的记忆,这所学校在灾难中受损极为严重。

    他走到校门口,向保安室里的值班人员出示了自己的燕京大学学生证,礼貌地说明来意:“您好,我是首都大学法学系的学生李毅飞。

    学校正在开展一项关于青少年教育的课题研究,我这次利用假期过来,想拜访一下贵校的领导,学习一些一线教育的经验,特别是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引导方面的实践。”

    保安看到燕大的证件,态度立刻认真起来,迅速拿起电话向校内汇报。

    不一会儿,一位戴着眼镜、约莫四十五六岁、面容方正的男老师快步走了过来,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同学你好,欢迎欢迎!首都大学的高材生来我们学校调研,是我们的荣幸啊!请进请进。”

    李毅飞连忙上前握手问好:“领导您好,打扰了。主要是我们教授在‘青少年犯罪预防’课程中特别强调,要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建设,认为这是预防问题行为的关键。

    所以我想实地走访一些学校,听听像您这样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工作者们的真知灼见,这比书本理论更有价值。

    这次趁元旦旅游的机会,就想随机选几所学校走走看看,希望能获得更真实、更全面的信息。”

    这位值班领导听了李毅飞的解释,觉得这个课题切入点很实际,也很有意义,对这位名校学生的务实态度更是赞赏有加:“不愧是燕大学的学生,想法很接地气,也很有心啊!”他非常热情地表示愿意配合,并亲自带着李毅飞在校园里参观。

    参观过程中,李毅飞一边认真倾听副校长分享他在学生心理健康观察、引导方面的经验和遇到的挑战,一边自然地拿出随身携带的数码相机,以“记录校园环境、了解教学设施”为名,拍摄了教学楼的结构外观、走廊、楼梯间、操场等处的照片。

    他特别注意那些看起来年代稍久或结构有特点的建筑部位。

    大约一个小时过去,李毅飞感觉在这所学校了解得差不多了,便诚恳地向副校长道谢,并互留了联系方式。

    离开后,他马不停蹄地赶往名单上的第二所、第三所学校。

    他重复着同样的流程:出示证件、说明来意、获得接待、参观校园、倾听经验、适时拍照记录、道谢离开。

    每到一处,他都详细记录下学校的基本情况、建筑特点以及校方分享的关于学生管理、安全教育的点滴信息。

    最后,他怀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心情,走向了记忆中那所被当地人私下议论为“不太一样”的学校。

    见到那位特立独行的校长时,李毅飞内心涌动着强烈的敬意。他没有回避,而是坦诚地提到了外界对学校管理风格的一些看法。

    校长听了,只是豁达地笑了笑,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超越常人的清醒与担当:“有些事情,总要有人去做,去坚持。

    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