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 章 决定命运的考试 (第2/3页)
卷子就只剩下作文那片空白。得益于长期的练字,他答题卡上的字迹清晰工整,像印刷体一样规矩。
作文题是“怀想天空”。他盯着题目看了半分钟,眼神放空了一瞬,随即提笔。破题,立意,思路在脑子里清晰成形,笔尖便流畅地移动起来。
不到半小时,一篇结构完整、内容充实的作文已经完成。虽然分数难料,但凭经验,他觉得语文这一门,发挥得相当不错。
交卷的铃声再次响起,第一场考试结束。李毅飞随着人流涌出教室,炽烈的阳光兜头浇下。
他眯了眯眼,脚步轻快地往家走。午饭是母亲特意准备的清淡饭菜。饭后他强迫自己小睡了一会儿,养足精神应对下午的数学。
三天的时间,在笔尖的沙沙声和翻卷子的哗啦声里,过得飞快。当最后一门考试的结束铃声终于敲响,整个考场里响起一片长长短短的呼气声。
紧绷的弦骤然松开,有人瘫在椅子上,有人开始兴奋地小声交谈,更多人脸上是卸下重担后的茫然和疲惫。无论结果如何,这场漫长的煎熬总算结束了,许多同学已经开始计划着假期要去哪里疯玩。
但李毅飞走出考场时,心里那根弦并没有完全松开。高考结束,对他而言只是另一个起点。回到家,他把自己关在房里,对着回忆估算分数。
语文、数学、理综、英语……一道道题在脑海中复盘,分数一点点累加。最终他得出一个保守的估计:总分应该能在740分以上。
这个分数,足够他稳稳地跨入国内最顶尖的那两所大学——华清或燕大的门槛。现在,他需要认真考虑的是,这两所学府,哪一所的专业方向更适合他未来的规划。
还有一个更现实、更迫切的目标盘踞在他心头——在首都买一套房子。
前世那些关于房价的记忆像烙印一样深刻。他知道,未来的几年,尤其是首都的房价会像坐上火箭一样蹿升,晚一步,代价可能就是几倍甚至几十倍。
现在,首都核心区域的房价大概在一万出头一平米。一套位置尚可、面积适中的普通住宅,总价大概在百万上下。他需要的首付,大约是三四十万。
这笔钱,他有。但不在父母知道的存折里。他那个不起眼的股票账户里,静静地躺着300多万。
这是他过去一年多,凭着对零散股市信息的模糊记忆和一些大胆的操作,一点点滚雪球积累起来的。本金最初只有几千块压岁钱和偶尔省下的生活费。
他记得很清楚,去年初,他瞄准了一只叫“驰宏锌锗”的股票,它后来因矿产资源重组的消息而一路疯涨。
他几乎把当时账户里所有的几万块都押了进去,在低位买入,在接近高点时果断抛出,赚到了第一笔“大钱”。
后来又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