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二十五章 宿舍调整风波(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二十五章 宿舍调整风波(四) (第2/3页)

    安河桥赶紧拿起手机,点开陈秋铭发来的消息,小心翼翼地存下雷庆的账号,嘴里连连道谢:“这样啊!那可真是太谢谢你了,秋铭!这孩子为了入党的事,跟我念叨了好几次,我都没敢瞎出主意,怕耽误他。你这么一说,可真是解决大问题了!”他说着,又给陈秋铭续了杯茶,茶汤比刚才浅了点,但香味更淡了些,多了几分清甜。

    两人正说着,办公室的门突然被“砰”地一声推开,带起一阵风。陈秋铭下意识地回头,只见一个女人快步走进来,帆布包“咚”地砸在靠门那套桌椅的桌角,发出沉闷的响声。她看起来四十出头,身材偏瘦,但肩膀很宽,一看就是经常健身的人——走路时脊背挺得笔直,步伐又快又稳,带着股风风火火的劲儿。身上穿的浅蓝色衬衫袖口沾着片黄褐的菜汤渍,像是中午在食堂吃饭时不小心溅上的,她自己也没在意,还在扯着衬衫下摆,想把褶皱捋平。

    “河桥,给我倒杯凉白开,渴死了。”女人的声音洪亮,带着点沙哑,像是刚喊过话。她一边说,一边拉开陈秋铭对面的椅子坐下,帆布包随手塞到桌下,腿还轻轻晃了晃,显得坐不住。

    安河桥无奈地笑了笑,起身从饮水机接了杯凉水递过去:“跟你说过多少次,走路慢着点,别跟赶火车似的。”他转头对陈秋铭介绍,“秋铭啊,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李炬老师。”

    陈秋铭连忙点头:“李老师好。”他注意到李炬的帆布包上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字样,边角都磨白了,想来是以前当老师时用的教具包。

    李炬接过水杯,仰头喝了大半杯,才喘匀气,摆了摆手:“你好你好。”她的目光扫过陈秋铭,带着点审视,又带着点莫名的亲切感,像是在看熟人。

    “李炬老师原来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公共课教师,这学期刚调过来当馆员的。”安河桥补充道,语气里带着点缓和的意思。

    李炬却“嗤”了一声,放下水杯,手指点了点桌面:“河桥,你别美化了。什么‘调过来’啊,我就是被发配过来的。”她说这话时,语气里带着自嘲,但眼神却很亮,没有一点委屈的样子。

    陈秋铭愣了一下:“发配?”他有点意外——马院的公共课教师虽然辛苦,但毕竟是教学岗,怎么会突然调到图书馆当馆员?

    “可不是嘛!”李炬拿起桌上的搪瓷杯,转了个圈,杯底的茶垢清晰可见,“不就因为我这口无遮拦的性格,什么事都喜欢较真,得罪了领导呗。所以就直接给我调到图书馆信息科,美其名曰‘协助图书分类工作’,其实就是把我闲置起来呗。”

    她说得轻描淡写,但陈秋铭能听出话里的委屈——哪个老师不想在讲台上讲课,尤其是能直言不讳的人,往往对教学更上心。安河桥在旁边笑了笑,打圆场:“别这么说,咱们信息科也挺好,安安静静的,不用应付那些乱七八糟的会。对了,秋铭,我叫她‘二哥’,你别介意。”

    陈秋铭更愣了:“二哥?”

    “嗨,还不是因为我这性格。”李炬大大咧咧地摆摆手,“说话嗓门大,做事不拖泥带水,以前马院的同事都说我‘比男老师还冲’,河桥索性就叫我‘二哥’了,听着亲切。”她顿了顿,看着陈秋铭,眼神里多了点欣赏,“陈秋铭啊,我知道你。你在学校可是有名的‘硬骨头’——敢跟潘禹会对着干,还帮学生平反处分,不是和我一样吗,什么都不怕,什么都敢说。”

    陈秋铭被她说得有点不好意思,笑了笑:“李老师过奖了,所传不虚罢了。我就是觉得,做老师的,总得为学生着想,不能看着不合理的事不管。”

    “你这话我爱听!”李炬一拍桌子,声音有点大,吓得安河桥赶紧示意她小声点,“但我得提醒你,秋铭,你也别太刚。咱们学校这地方,看着是教书育人的地儿,其实弯弯绕也多。说不定哪天你得罪了哪个领导,就也被调过来了,没准就坐在你现在坐的这个位置呢——正好没人用。”她指了指陈秋铭身后的空工位,“你看看我和河桥,不都是这样吗?他以前在法律系多风光,还不是因为跟朱构对着干,被调到图书馆来了?现在朱构回学校管纪委了。”

    安河桥在旁边轻轻咳了一声,李炬才没继续说下去。陈秋铭却心里一动——他早就好奇安河桥为什么离开法律系,现在听李炬这么说,更确定里面有故事。但他没追问,只是笑了笑:“要真有那么一天也好。我跟您二位在一个办公室,天天喝着安老师的好茶,听李老师您说趣事,感觉肯定不缺少欢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