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金韵风华 (第2/3页)
觉和班级同学相处得怎么样?有没有什么不适应?”
“都挺好。同学们都很年轻,很有活力。”谷江河的回答依旧克制,“可能我年龄稍大两岁,经历的事情也多一点,想法有时候不太一样,所以私下玩得少一些。但相处没有问题,集体活动我都会参加。”
陈秋铭点点头,切入正题:“系里要成立文体社团,这件事你知道吧?”
“知道,我已经报名了。”
“好。我和一些同学聊过,大家都觉得你的组织能力和责任心很强,希望你能成为社团的骨干。这次找你来,也是想问问你个人的意愿,有没有兴趣竞选一下理事会的职位,比如副社长之类的?”
谷江河几乎没有犹豫,立刻回答:“服从老师安排。如果需要我为社团出力,我愿意尝试。”
“不是服从安排,”陈秋铭纠正道,“社团是同学们自己的组织,要有主动性和热情。如果你自己有这个意愿,就认真准备一个竞选发言,谈谈你对社团管理的想法。过几天会召开大会进行公开竞选。”
谷江河的眼神波动了一下,随即变得更加坚定:“我明白了,陈老师。我会认真准备的。”
几天后,陈秋铭带着初步的筹备情况和一份他起草的《法律系学生文体社团章程(草案)》,来到江芸主任的办公室向她和潘禹会副主任汇报。
“报名情况非常火爆,远超预期。这说明同学们对丰富课余生活有着强烈的渴望。”陈秋铭首先介绍了报名情况。
江芸满意地点点头:“好事啊!说明我们做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潘禹会在一旁哼了一声,没说话。
“关于社团的名称,”陈秋铭继续说道,“我们广泛征求了报名同学的意见,目前比较集中的提议是‘金韵风华文体社’。大家觉得社团成立在这个金色的秋天,‘金韵’寓意秋天的韵味和收获,‘风华’则代表我们法律系学生的风采和才华。我觉得这个名字不错,既有意义,也好听。”
江芸沉吟了一下,笑着点头:“金韵风华……嗯,确实挺好。金色秋天,风华正茂。我同意,就叫这个吧。”
潘禹会似乎想挑点毛病,但张了张嘴,也没说出什么反对的理由,只好默认。
陈秋铭接着拿出那份他花了几个晚上仔细推敲撰写的章程草案,递给江芸和潘禹会:“这是社团章程的草案,明确了社团的宗旨、组织机构、成员权利与义务、活动管理、经费来源等重要事项。请两位主任过目。”
江芸接过草案,仔细翻阅起来。章程条理清晰,权责明确,既保证了社团的自主活力,又规范了管理,强调了安全底线。她边看边点头:“秋铭老师,这份章程写得很专业,很全面,考虑得很周到。”
潘禹会也凑过来看了几眼,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他没想到陈秋铭能拿出这么规范的文件,忍不住说了一句:“陈老师到底是在机关工作过的,制定起规章制度来,确实专业,像模像样。”
陈秋铭谦虚地回应:“潘主任过奖了。这只是草案,最终还需要提交给社团成立大会,由全体成员表决通过后才能正式生效。”
一切准备就绪。这天晚上,法律系最大的阶梯教室里座无虚席,“金韵风华文体社”的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成员大会在这里举行。空气中弥漫着兴奋与期待。
陈秋铭作为指导老师主持大会。他首先公布了社团章程草案,逐条进行了简要说明,然后提请大会表决。台下手臂如林,全票通过。热烈的掌声标志着金韵风华文体社正式拥有了自己的“根本大法”。
紧接着,进入了大会最重要的议程——竞选首届理事会成员。
“按照章程,我们现在需要组建社团的首届理事会。首先进行社长职位的竞选。请有意向为大家服务的同学上台发表竞选演讲。”陈秋铭的话音刚落,台下稍微安静了一下,随即响起了鼓励的掌声。
第一个走上台的,是谷江河。他步伐稳健,身姿挺拔,站在讲台前,目光扫视全场,沉稳开口:“各位同学,晚上好。我是法律四班的谷江河。我曾在部队服役两年,养成了较强的纪律观念和责任意识。如果我当选社长,我的工作思路是:第一,以安全为第一准则,规范组织每一项活动;第二,充分调研大家的需求,开展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第三,建立公平、透明的管理和决策机制。我愿意为大家服务,用实际行动兑现承诺。谢谢。”他的发言言简意赅,没有多余废话,但思路清晰,充满力量,赢得了台下不少赞许的目光和掌声。
第二位上台的是一位来自法律二班的女生,名叫张芃,她落落大方,笑容甜美:“大家好,我是二班的张芃。我从小学习钢琴和古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