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最尊重合资品牌的车企(5k) (第2/3页)
问点有建设性的问题。
这个快问可以说是“两头堵”。
一方面星辰汽车以纯电+研发起家,另一方面不管承不承认增程,都容易引起其他家纯电路线与插混路线的争论与矛盾。
当然。
许易也可以不回答。
只需一个眼神,或者自然的动作就可以略过。
许易微微停顿,反问道:“这个问题很好,你觉得筷子和刀叉吃饭哪个更方便?”
“在国内吃饭应当是筷子。”这名记者回答还挺严谨。
许易:“那木筷子和纯金打造的筷子呢?”
记者想了想:“都是筷子,应当差别不大,但是金筷子更贵重,要做成筷子也更不容易。”
许易笑了:“这就是答案了,再高端的技术都是服务于人,既然这样,只要能达到完美的体验,那在星辰看来就没有区别;
技术也有普适之分,我能用筷子吃饭,也能用刀叉吃烤肉,这并不冲突。”
很干脆的中断了这个问题。
真要纠结于插混和增程的技术原理之分。
那真成一根筋变成两头堵了。
“许总,您对新车的销量有信心吗?星辰L7年底的预计销量是多少?”
另一名记者抛出一个常见问题。
“信心和预期这种东西,很难用量化来说明,但我可以分享一个数据,那就是我们在发布会之前,就已经预产了三千台车,所以说首批购车的用户,如果手速够快的话,是完全可以在这个月内提车的!”
许易借助采访抛出一个重磅信息。
没有说自信,也没有说不自信。
但预产三千台车这个数据披露,很多人都为之一震!
忍不住吸气,作为混合直营的品牌,这个库存量足够说明一切。
他太自信了!!
…
又有一名记者急问:“星辰汽车在发布会上多次对标了包括BBA、和丰田在内的多家车企,这是否是一种借助其他豪华品牌来抬高自己的手段?”
很滑稽的问题。
从开发布会开始,对标几乎贯穿始终。
牵动了BBA等豪华车企的脸面在摩擦、甚至是一种挑衅……
许易言简意赅:“不是对标,是致敬。
星辰汽车是造车界的新人,我们对所有已经成功的豪华车企,都抱有绝对的敬意!”
“呃……您之前也这么说过,可致敬的次数,会不会太多了?我看其他国产车企发布会顶多也就提及一到两次?”
记者不打算轻易放过这个问题。
一次两次就算了。
您这……都多少次了?
这是致敬吗?
我都不好意思点破你。
不光他心里存在这个问题。
现场也有合资车企的业内人士,还有其他的媒体心里也存在这个问题。
流量让你蹭了,品牌给你对标了,总得给个解释吧。
如果承认这个问题,毫无疑问星辰汽车是在借bba的名气上位,存在同时向多家车企开火的嫌疑。
作为一家初涉豪华领域的车企,引起这种火力,是很严峻的事情。
但不承认吧,又显得太过虚伪。
一下又发展到了两头堵的场景。
……
却没想到。
许易只轻叹了一口气。
接着说出了一句让全场窒息的话语:
“致敬的次数多,是因为我们比其他人更尊重这些豪华车企。”
话音刚落。
众人脚底一滑,差点晕倒!
这名记者的嘴角更是以一种难以控制的幅度,在反复抽搐着。
噗。
神特么更尊重……
这也行??
“记下没。”王川福听到如此“厚颜无耻”却又思路清奇的回答,忍不住猛拍销售副总经理赵长江的胳膊。
这简直完美规避了所有陷阱伤害,却又把热度拉满了!
“王总,记下了记下了!”赵长江连连点头,心里望而兴叹。
无限震惊!
何等牛而逼之的回答?
说实话,他也佩服许易的反应和态度。
这种棘手的问题都搭理?
换作是他们开发布会,直接就略过了,或者干脆让员工隔开。
…
“许总,能方便透露一下现在的订单数吗?”
又有一名记者采访。
这个问题比刚刚几个还“大胆”。
这下让周遭很多大佬的脚步都停了下来,悄悄竖起耳朵。
他们都很好奇。
许易是不介意回答这个问题的,距离发布会结束已经过去二十多分钟了,因为被簇拥着他还没看一眼订单数。
俞年一直紧跟着其后,见状连忙加快脚步,面带小激动地凑到耳边汇报了一个数据。
听完。
许易的嘴角已经有些压不住了。
他长呼一口气。
像是卸下了大半的心理负担。
干脆对俞年示意道:
“既然大家都想知道一个初步的结果,那就公布吧。”
目光汇聚过来,俞年内心波澜壮阔,有自豪、有人前显圣的快意!
当然了。
这可是许总让他显圣的!
绝对不是他擅作主张,不分主次!
网上那些言论他都看了,纯属恶意造谣!!
乱弹琴!
他对许总和星辰汽车的忠诚,是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俞年对着媒体轻声宣布:
“目前我们同步开放线上线下预定,已过去整整二十七分钟,总计获得二千三百小订用户,其中包含一千三百台大定锁单用户!!”
霎时间。
周遭再次一寂!
有人眨了眨眼睛,仿佛没听清。
等回过味来,猛的脸庞一抽!
夺少……
??
二十七分钟。
二千三百台小订,近一千五百台大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