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农活 (第3/3页)
   另一边,晾衣绳上挂着刚洗过的床单,在阳光下散发着皂角的味道。
    没多会儿,四方桌上就摆满了饭菜。
    一盘金灿灿的土鸡蛋,一碗自家腌的酸豆角炒肉末,一盘清炒小白菜,还有一大盆热气腾腾的鱼头豆腐汤。
    没什么名贵的食材,胜在新鲜,香气扑鼻。
    “家里没啥好招待的,将就着吃,别客气。”
    一顿饭,在淳朴热情的氛围里吃得宾主尽欢,回到家的唐雯的情绪也明显好转不少。
    饭后,唐铁山要去田里忙活,说是租的收割机下午就到隔壁村了,得抓紧把自家地里剩下的谷子晾晒好。
    “叔,俺跟恁一块儿去吧!”陈小苗自告奋勇:“俺也会干农活哩!”
    “你?”
    唐铁山上下打量着陈小苗。
    这闺女长得白白净净,细皮嫩肉的,咋看都不像个能下地的。
    “让她去吧,叔。”陆远帮腔道:“她熟着呢。”
    唐铁山拗不过,只好点头同意。
    于是,一行人来到院子外头那片巨大的水泥晒谷场。
    场上已经铺开了一大片金黄的稻谷,在秋日暖阳的照耀下,闪着金色的光。
    唐铁山递给陈小苗一把长柄的木耙子,示范道:“就这么着,把谷子摊开,摊得越匀,干得越快。”
    陈小苗接过耙子,二话不说就动手。
    只见她一耙接一耙,动作熟练,有板有眼,而且耐力惊人,来来回回半天,连气都不带喘的。
    过去在豫州,她晒得是麦子,流程大差不差。
    唐铁山在旁边看得啧啧称奇,对这个城里来的俊俏闺女刮目相看。
    不一会来人通知,表示收割机已经走了,让唐铁山回自己田里拾稻穗。
    拾稻穗,北方多是拾麦穗。
    这个词瞬间击中陈小苗的记忆。
    在那个饥饿的年代,孩子们参与不了大型收割活动,拾麦穗是为数不多能帮上忙的活计。
    当时一根穗就是几口饭,谁也不敢浪费。
    摊好稻谷,陈小苗立马又跟着唐铁山下田
    踩在收割后留下的稻茬上,陈小苗弯下腰,开始一根一根地捡拾收割机遗落的稻穗。
    她的动作很快,眼神也很尖,不一会儿,手里就攥了一大把。
    陆远站在田埂上,看着田野里忙碌的身影。
    阳光下,姑娘娇俏的脸蛋被晒得微微泛红,几缕发丝被汗水浸湿,贴在额角。
    她没有丝毫的勉强和不适,反而带着一种发自内心的专注和满足。
    这一刻,她不是养尊处优的富家太太,也不是懵懂的大学生,而是这片土地过去所孕育的,质朴而坚韧的劳动妇女。
    之后陆远也没闲着。
    他虽然不会干那些技术农活,但力气是有的,跟着唐老汉,帮忙把一袋袋上百斤的稻谷从田埂扛到晒谷场。
    起初还引来村民们好奇的打量,可毕竟各家有各家的农活,秋收的时候,可没空关心一个外来人。
    “收工喽!”
    不知是谁喊上一嗓子,大伙儿纷纷直起酸痛的腰。
    陈小苗抱着一大捧沉甸甸的稻穗,心满意足地回到田埂上,小脸被晒得通红。
    “孩他爹,恁看!”她把怀里的稻穗递到陆远面前:“这些,应该能碾出小半桶米哩!”
    陆远笑着接过,入手沉甸甸的。
    中秋佳节,祝大伙安康幸福!